历代的丞相都是有着显著的成绩才会被封赐其位,良臣能匡扶社稷,倘若是奸臣小人,善于玩弄权术,那么国之将倾,也是理所当然的。更朝换代是历史所趋,唯一能够延缓江山衰亡的方式只有通过贤明帝王的统治,才能长治久安。
今天说的这位,可以说是最胆小怕事的一位丞相,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胆小怕事,所以才能深得帝王心。这个人就是杨敝,杨敝何许人也呢?杨敝的夫人是《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女儿的丈夫,这里就看得出来这个人与众不同了。
杨敝曾是霍光的部下,跟随在霍光左右,深得霍光之心。等到诏帝驾崩,昌邑王刘贺即位,百姓都是翘首期盼能够有个明君出现,可是呢,事与愿违,刘贺即位之后骄奢淫逸,朝野对他更是透露骨子里的不满。
大将军霍光连同车骑将军张世安都是接受太后的指令,决议一起废除昌邑王的,另外再选出一位即位。当时呢,需要一个出面说一起废除昌邑王的代表,所以就想着把杨敝找来。于是大司农田延年就把这个消息转达给杨敝,杨敝一听完,满头大汗,汗流浃背不止。
对此,杨敝更是犹豫不决,一言不发。当时,趁着田延年如厕的这会功夫,他的夫人看到了他的这一情况赶紧出来跟他说:“这件事是关系到国家大事的,而且大将军们都已经做好了定议,这是势在必行的趋势。考虑到你以前是担任丞相之职位,才会派田延年来通知你,本来这种事当即就应该答应。谁知道你竟然在这里犹豫不决,你这个是要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啊?”
还没等他完全消化夫人说的这番话,田延年就如厕回来了。夫人旋即告诉田延年,就按照大将军说的做,田延年听完笑着回去了,一回去就告知了大将军霍光。之后呢,大将军就和杨敝一起在朝廷之上指出昌邑王的种种不妥德行,太后也就趁势将昌邑王贬为藩王,昌邑王被废,拥立刘询登基。
杨敝就是这么一位畏手畏脚的丞相,居然当得上丞相不说,还能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么久,跟他的胆小怕事是分不开的。就是因为这点,所以没人会对他起任何猜疑的嫌隙。不得不让人佩服。你要说他是大智若愚,那还是得多亏了他的夫人,你要说他懂得变通,那也是听了夫人所说的其中利弊才果断下决心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