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一名老师的质问:有多少孩子是“积懒成笨”?读书最偷不得3种懒

一名老师的质问:有多少孩子是“积懒成笨”?读书最偷不得3种懒

天底下没有多少“笨孩子”,大多数孩子成绩不好,都是出在了“懒”上面。

这里的懒,不单单和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关,还和孩子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式密切结合。也许一个孩子,从他第一次做作业开始,在学习上遇到困惑后,从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态度和要求当中,心理上早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我不够聪明。”

养成了这样的思想的孩子,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真的不在少数。



01 积少成多的懒惰,最可怕

曾有一个孩子,语文、数学成绩都算不错,但是英语到了高中贼烂。

他的妈妈找到我,询问我:这孩子到底在英语的学习上出了什么问题?经过一番的测试,我首先发现,这孩子初中的英语单词不过关。

拿我国目前的课程大纲来看,基本上高中大纲单词的一半,是在初中3年掌握的。这孩子初中单词就不好好背,结果到了高中就吃大亏。

所有的学习都是知识的不断迁移,小学为初中打基础,初中为高中打基础,某一个阶段欠下的债,最终都是要还的。

我还想起我自己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背一篇语文课本,磨磨唧唧1个小时都没背下来,闹到9点多想睡了,而孩子他爸却坚持,不背完不准睡觉!那时候他绝望的求助我,而我也同意孩子他爸的做法。

那一次,他背书背到10点多终于背过,最后边哭边背。但是他也从小明白了,学习上坚决不能拖的底线。



02 一味勤奋的懒惰,在骗自己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正是在告诫我们,学习上一定要勤于思考,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我见过有的学生,上课笔记倒是记得挺勤,但是点名起来让他进行上一节课堂的总结回顾,却完全没有什么印象。

这样的现象,一个是孩子上课的时候,没有拿笔记完成及时的复习的原因造成的;还有一个,是在课堂上,缺乏对课程内容、知识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知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得学生加以理解——比如:数学物理的公式、英语的语法、语文的古诗词等等。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怎么学会用,一定要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高三的时候,许多学生一味的刷题,追求量却没有注重刷题的质,对错误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整理,而导致错题一错再错,就是典型的“假勤奋”。

学习上,用行动上的“勤奋”,去换取思想上的“懒惰”,实则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03 懒于培养什么习惯的孩子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有两种习惯,是一个孩子最不得养成的,一个是妨碍他人的习惯,一个是什么习惯都不养成的习惯。”

而习惯的养成的主阵地,往往在家庭而不在学校。学校中有严明的规定,但往往家中没有,这也是许多聪明孩子,最后养成“投机取巧”的心态,在脱离一定的管束后,就荒废学业的原因。

像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让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相信自己的性格思维,就非常的重要。在家庭教育上,父母一定要懂得和学校联合起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然后再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各种小小的习惯。

像比如:预习、复习的习惯,整理错题的习惯、作业要订正、考试结束要反思、学习不拖拉的习惯,都一定要坚持养成起来。这也是学习方法的一部分。

这样的孩子,才能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

天底下,有多少孩子是“积懒成笨”?他们不是真的不会学,真的不聪明,而是缺少了思考、勤奋、坚持的习惯。

精彩文章回顾:

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8-15岁,请重视1个科目学习!不然很难考上好大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58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