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伴随着经济文明的发展,货币自然而然地产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及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商朝时期,我国就已经使用铜仿贝作为金属货币。在长期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大量独特的中国古代钱币流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古代货币流通区域。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受中国文化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货币文化方面。
近代以来,中国秦汉时期的货币在日本出土,表明中国秦汉时期的钱币已经流向日本,但是《日本书纪》记载:天武天皇十二年(公元683年)颁布诏书,要求“自今以后,必用铜钱"。
说明虽然日本社会在中国秦汉时期已经见识到钱币,知道钱币可以用来买卖货物,却长期以来都不用铜钱,而是习惯于物物交换,钱币并未得到普及,直到天武天皇十二年,也就是中国唐朝时期,才强制使用铜钱作为货币。
而到了元明天皇庆云五年(公元708年),日本首次发现铜矿,天皇改年号为“和铜”,并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自己的铜钱,叫“和铜开珎”,这便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枚自己铸造的铜钱。
此后到公元958年(唐末宋初)日本政府先后铸造了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永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永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十一种货币,与和铜开珎一起,统称为“皇朝十二钱",历史上称为日本第一阶段自造钱币。
日本历史上第二阶段自造钱币则是公元1596年,距第一次自造钱币已有约900年,当时日本政治家丰臣秀吉极力主张自主货币,摆脱对中国铜钱的依赖,庆长十三年(公元1608年,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幕府下令禁止在日本社会流通永乐通宝等中国铜钱。
从公元958年到1596年,这600多年,日本政府并无铸造钱币,期间均是使用“人民币”,明明自己国家懂得铸币技术,却为何仍将“人民币”作为主要货币且长达千年呢?
一、日本货币质量差
日本古代的货币中,只有万年通宝、神功开宝和隆平永宝等铜钱在一开始铸造时按照法令规定铸造,足质足量,重量在一钱以上。
永和昌宝以后,因日本本土内铜源不足,每铸造一枚新铜钱,需要以十枚旧铜钱当原材料,因此铸造出来的新铜钱的分量均轻小无比,延喜通宝和乾元大宝有时甚至不得不用用铅来铸造。
自日本奈良朝以来,官方政府虽曾多次铸钱,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强制日本国内流通自铸货币,但由于日本铸币技术幼稚,粗制滥造,致使钱质低劣,货币信用低下,日本民间皆不愿用,在实际商品贸易交换中,日本民间更愿意使用制作精美、信誉高的中国铜钱。
日本平安朝时期,宋铜钱开始大量流人日本,凭借宋钱的社会地位和良好信誉,日本民间竟然出现非宋钱不用的地步,从村上天皇以后,日本便停止铸造铜钱,默认宋钱在日本社会流通的合法地位,并被迫使宋钱成为日本主要的流通货币。
二、日本古代货币制度不完善
日本自行铸造铜钱后,政府曾利用奖惩和法律手段实施本国货币流通,试图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以适应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奈良时期,日本政府还颁布“蓄钱叙位令”,鼓励人们使用自制的铜钱,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项皇家法令,规定必须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向政府纳贡,各级官员的工资也必须以自制铜钱的形式支付,私人住房和土地交易也必须以自制铜钱支付。
但是,由于日本货币制度不统一,相同面值的货币质量不同,导致自铸币的信用很低,根本无法正常在市场流通。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中央集权律令制度衰败,加上国内铜材严重不足,日本不得不废弃自家铜钱,停止铸币。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曾尝试建立日本的货币制度,改变中国铜钱主导日本货币市场的局面。
但是,由于丰臣秀吉政权的短命,日本缺少有远见的政治家,其建立日本货币制度的目的未能实现,日本民众仍然不得不将中国铜钱作为主要货币。
直至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下决心彻底改革本国货币体制,中国铜钱才最终退出了日本的货币流通市场。
三、中国铜钱对日本货币体系的影响
中国宋朝到明朝统治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誉良好的中国铜钱输出国外,冲击当时的日本货币体系。特别是宋代,由于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的提高,宋铜钱不仅制作精良,外形美观,而且颜色稳定,规格统一,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储存价值。
在彼时的日本,因国内无力铸造与中国铜钱相抗衡的货币,中国铜钱纷纷受到日本社会的青睐。日本市场需要大量的流通货币完成商品交易,因而日本商人将注意力转向中国,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大量中国铜币。
据历史记载,南宋理宗年间,日本太政大臣西园寺公经派商船到中国进行贸易,货物售罄,却只收中国铜钱,不进口中国商品。可见当时的中国铜钱对日本市场影响多大。
明朝期间,日本不仅通过官方的贡品贸易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铜钱,而且还公开向明朝廷索要铜钱,以推动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正是日本政府和民间对中国货币的完全依赖,使日本不得不加入以古代中国为核心的贸易体系,并形成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统一货币体系。
四、结语
从日本货币发展史我们可以侧面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综合实力超强统治力,而中国的文化输出一直都作为中国“俘虏”它国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以史为镜,发扬我们的传统优势,不学日本在自己赖以生存的领域上依赖别国,中华民族将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挑战;另一方面如果日本早点建立自己的货币制度,摆脱对中国铜钱对依赖,古代中国想要全方位约束日本可不是容易的事。
参考文献
1.周爱萍 古代中国铜钱在日本的流通
2.钟兴龙 宋代铜钱之外流日本问题
3.王永生 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