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如何规划孩子们的假期?

如何规划孩子们的假期?

好不容易终于熬到放假了,很多家长们在放假前一天收拾办公桌准备下班时候的状态,犹如即将放飞的鸟儿一样,欢呼雀跃。可当我们回到家里,面对着同样也放假的“小王子”、“小公主”,那股“爽劲”马上转为了“叹息”——看来还得继续“上班”。

家长们对假期都有着一种特殊的、又爱又恨的感觉。我们享受这个假期,长久工作以来疲惫不堪的身心,终于得以解放,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我们很想刷个电影,自由的听歌,看看小说。可假期里却还有比上班更最难应付的事情——如何安排、安置和照顾孩子们的学习与玩乐。

别小看“学习与玩乐”这几个字,要想好好的把这几个字消化和执行到位,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心力。

孩子们过渡沉浸于放假的兴奋中,会直接削弱学习的动力。平时好不容易坚持下来的学习计划,特别是类似每天“打卡”的任务,千万不能在假期里停下来,稍有放松,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一种“将就”心态——反正已经有一天没完成了,趁着假期,好好休息吧。结果假期结束后,就再也无法回复以前的状态了。

所以,我们当家长的,注定在假期里是无法轻松的。对于假期,我一般是这么规划:

一、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强度,在假期里可以适当减轻,但必须保持执行。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保持一种弹簧的弹性,不能一下子放松。即便每天布置一些简单的功课,也可以在“形式上”把学习贯彻执行下来,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我很努力”的认同感。

二、学习在前,玩乐在后。每天需要确保功课完成之后才能玩,包括我们的外出活动,如看电影、游乐场、外出吃饭等。我与孩子已经形成一种默契,他自己会自动自觉的去完成当日的功课——就像尽职尽责的员工一样每天按时完成任务。

与孩子形成这种默契的方法有很多,我自己本身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身教”的。我给自己制定的任务是,每天阅读英语、写文字。曾经试过一次,我们计划外出游玩,孩子已经完成功课了,而我的写作任务还没完成,于是孩子便在一旁等我直至写完。所以在他的思维里,已经划定了这项规则。

上述基调定下来之后,虽然解决了学习的问题,在假期陪孩子的玩乐,也是一项令人头大的任务。假期越长,这个问题便越突出,因为孩子们对于玩乐的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我们无法像以前那样仅靠一两个小玩意就可以打发他们玩一个下午。

我们绞尽脑汁,查阅各方资料,把假期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的假期充满欢乐。而且每次活动的内容不能重复,同时也要兼顾安全问题。家长们的工作难度简直比平时上班还高。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假期未必是为自己放松身心的,更像是换了个工作在继续上班。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见到孩子们欢乐的笑脸,我们便会感觉这一切都已经值回票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58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