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秉持着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因此,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存钱这个习惯。那么现代人存钱一般选择存在银行,而古代没有银行,古人又是如何存钱的呢?没有银行这个保障机构,真是把钱放哪都不太放心呐。也许有人会说古人有“钱庄”。
但是中国最早有钱庄的也是在宋朝,“大宋钱庄”是我国最早的钱庄,并且在那时还铸行了我国最早的钱庄钱,被称为“大宋钱庄当白”。这又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宋代虽然在国防军事上弱到让人无以言对,但它在人文领域等其他方面还是大有成就的。而宋朝也产出了众多的举世闻名大文豪,文化发展可谓达至鼎峰。
今天走在街上,时不时看到有银行的身影,我又不仅想起古人来,许是最近都一头扎入史书里,满脑满眼都是古代之人,古人之事。害我不管何时触及何事脑子里总是不自觉的蹦出古人那时是怎样的。
这不见到银行,我就在想啊,对于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思想”中“勤俭持家”思想的熏染的中国人而言,是特别喜欢存钱的,可是没有银行的他们又是如何存钱的呢,毕竟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中国的“守财奴”可是数不胜数。但我想,聪明如我们的古人,这点小事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总之随着思绪越来越多,我想对古人是如何存钱的,他们的存钱发展史又是如何的越发感兴趣,遂决定一探深究。
一、古人是如何存钱的?
对于存钱之法,在没有钱庄之时,古人就有特别多的小法子藏自己的“小金库”。
1.“扑满”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藏钱之物,其原理与存钱罐差不多,平时把钱放进去,要用里面的钱时,只能破罐取之。现在看来,我们的存钱罐就是效仿我们古人的“扑满”而制成的了。“扑满”在古代的普及度非常大,小至寻常人家,“扑满”随处可见。
2.“掘地三尺”,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古人都喜欢将自己比较贵重物品藏在房间、床底或其他什么地方。他们会事先挖好洞然后再藏起来,后来这也衍生出常被人拿来谈笑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一故事。除了放至“底部”,人们也喜欢将贵重财物放于高处,比如梁上。而这也是“梁上君子”的存在之由来。
3.“肮脏之地”,同理古人也认识“肮脏之地”是最安全的地方,比较“脏”人们就不愿呆,这样一来就不怕被偷了。所以,他们也都喜欢将财物包装好藏于猪圈或茅厕等肮脏之地。
4.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北宋初期时,就出现了使用铜、铁钱。并宋仁宗天圣元年(1024年),由官方发行出纸质凭证,人们称其为“交子”,后来又被改称为“钱引”。从此,“交子”初具纸币的功能。但由于流通的需要,银两、铜钱、铁钱和纸币需要进行互相兑换,于是出现了兑换汇划机构,而这个机构就是我们俗称的“钱庄”了。但遗憾的是,钱庄这一称谓未见于那时的著录之中,因此,无以得证。但据后人考究,这确实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钱庄”。又了钱庄,对于古人钱财安放来说也是便利许多。
二、从古至今,人们的存钱发展演变史
说到人们的存钱发展史,我们便得从钱庄说起,这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存钱机构。从史料上可知,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金融组织。它的最初作用主要是用于货币兑换,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化的不断扩大,才渐渐新增加存款、放款和汇兑等服务功能。而它在不同的区域又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广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又被称为“银号”。
探析中国货币兑换起源,中国的货币兑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也是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后来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由于政府放宽了对银钱流通的限制,各色各一异的“钱”更是大肆在市面上流通,而随着而来的就是在社会中出现了各种自发性专营钱兑换的金融组织,人们称之为“钱铺”。
面对大量私贩铜钱在市面上流通,政府终于坐不住了,在明万历五年也就是1577年,经政府干预,“钱铺”慢慢走上正轨。在后世的发展中,我国的民间存钱机构也慢慢从钱铺发展成为钱庄。但最开始的时候,钱庄的作用并非只是单纯的仅仅做银钱兑换业务,它往往会盈利性的兼营其他行业的业务。
钱庄后来一直延续至清朝甚至是民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但我们也知到了清朝时期,我国其实还是主要以银两为主的,对于钱票和其他票券的使用还是不够普及的。而我们的钱庄也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直至清末,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近现代的发展才逐渐被银行所替代。
三、票号、钱庄和银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票号、钱庄和银行的联系大家可能都觉得比较简单易懂,他们功能相似,都是金融机构,为人们存取,兑换钱所存在。但有一点我觉得大多数人会搞混,就比如我,在对这些进行研究之前,我一度认为票号即是钱庄,两者没区别,两两不分。但其实它们之间还是存在有钱许多本质上的不同的。首先就是经营者不同了,票号为北方人所经营,而钱庄为南方人所有。
票号是那种比较带有些神秘性的金融组织,且经营者多为山西人。晋商想必大家也是对他们的经商之才能有所耳闻。而我们的钱庄则有许多区别于票号的特点,就如,要想开钱庄,那可不是有钱有权或想想就能开的,你必须要在这个行业内得到同行业的认可才行,否则难以进展,就在经营方面就比票号要严格的多。而对于银行的话,我想对于身处现代的我们而言,再熟悉不过,更不需要我再次做一解答了。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深受“勤俭持家”的儒家思想影响,爱财更惜财,对于存钱,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其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而古人的许多存钱之法也至今为后人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票号、钱庄和近代银行[J].科技与人文
2、《中国人是如何存钱的》
本文由史鉴沧海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2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