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不知从何时起,陪孩子写作业就成了无数家长的“噩梦”。陪孩子写作业有多令人上火?身体不好的家长怕是在“拿生命”去陪伴。
不过这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如今比陪孩子写作业更痛苦的,可能算是完成“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了。
很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常常会抱怨:有时候老师给孩子的作业说白了都是给家长布置的。比如“数一万粒米”什么的,都是常规操作。
盘点家长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
拓展孩子的思维,增强思考的逻辑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实际上很多类似的作业对孩子来说都有点“超纲”,不得不由家长来代劳,让一些家长身心俱疲。
不过也有因为能够完成作业而得意的家长。
前几天,杭州一位爸爸就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吐槽式地炫耀了一番。
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第二天带个轮胎来上学,但是这位爸爸可能对老师的初衷有什么误解,以为老师让带的是真的轮胎。这不禁让他暗自窃喜:别的家长肯定会为难,但是他有个兄弟是开汽修厂的,弄个轮胎来还是问题不大的。
于是真的找了个汽车轮胎给孩子带了过去,还在社交网站上发了个充满自豪的朋友圈。
显然,他收到的并不是羡慕,而是一片在线的笑声。当然,也有人好心提醒他说:老师让带的应该是自制的玩具轮胎吧。
其实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听说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幼儿园老师让孩子带条鱼,这位奶奶也够实在的,给带了条真鲫鱼去幼儿园。
还有老师让孩子带水壶上学,结果父母真给带了个烧水的水壶来。
好吧,也许她是全班唯一做出正确答案的孩子。
家长的奇葩行为,不一定是幼儿园的锅
一、家长理解上的偏差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思维沉浸在儿童的世界里,在描述作业内容时,尤其是口头布置作业时会表达得较为简略,这其实是每个人都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而作为家长一方,对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第一反应自然是站在另一个思维环境中,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考虑的,这就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闹出误会。
二、孩子理解的偏差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学完了上学期的数学课程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把课后练习题做完。
但是那本练习题是包含了上下两个学期的,这可愁坏了我。不仅数量奇多,而且下学期的题目还不会做,只能让母亲帮我做。在第二天醒来得知母亲也没有做完时,甚至不敢去学校,怕被老师训斥。
战战兢兢地到了学校后才知道,很多同学也和我一样,让家长帮助完成下学期的作业。而老师也在后来的家长会上因此向家长们致歉。
孩子的理解和老师表述的偏差经常会存在,如果孩子本身就理解错了老师的意图,那么传递给家长的信息自然也会是错误的。
三、孩子表述得不够准确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问题,孩子理解得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把作业内容转达给家长时,也很可能出现问题。
其实,家长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存在疑问时,可以直接在班级群里询问,或者是私聊老师。有时候按部就班地去做,反而可能会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来。
奇葩作业确实有,不过近年来也在逐渐调整和减少。像那种问“老虎为什么会吃第二个山洞里的羊”的问题,现在也不多见了。
不过要是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疑问,还是要问清楚,或者是跳出成人思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也许事情就变得清晰、明了了。
『诚言呈语』每天为您解读育儿难题。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