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在平凡中修行,在俗世中感受道

在平凡中修行,在俗世中感受道

中庸:在平凡中修行,在俗世中感受道。

王阳明曾经对他的一个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工作就是休行,心学并不是悬空的,要把心学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归宿,我经常说,要在事物上多磨练,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而对于平时的生活也是如此,一个人只有把心思放在平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历练和修行,才是最好的道。

人们常说:道不远人人自远。

道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察觉,甚至在很远的地方去追求所谓的道。

比如说,对于修行来说,很多人认为抛开俗世便是修行,但是修行却存在于俗世之中,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中庸》之中,有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于人,如果有人为了修道而故弄玄虚,而远离了人,那就不能成为修正之道了。

道是什么?其实道就是让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更合理更适度的去对待自己的人生。

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是一种了解俗世浮华之后的心静,所以在红尘中悟道极为合理,一旦脱离了红尘,那么道也是一场虚妄,毫无力量和意义。

暑去寒来,潮涨潮落,饥来吃饭,困来睡觉,这其实都是道。

对于一个真正开悟之后的人来说,别人所厌恶枯燥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最纯碎的美好。

有一个山上,住着一个禅师和一个小和尚。

有一天小和尚问禅师:“师父,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禅师说:“我的与众不同,就是饿的时候就吃饭,困的时候就睡觉。”

小和尚就说:“我也是饿的时候就吃饭,困的时候就睡觉,这有什么不同的。”

禅师说:“这当然不同了,有些人吃饭也是想着其他的事情不专心吃饭,睡觉也是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睡觉,就是睡觉,所以睡得安稳。”

禅师这个时候又说:“很多人难以把心思用在平常生活中,总是在厉害得失之间计较算计,因为他们心里都只是浮华的宠辱,在浮华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而学会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在禅师看来,一个人真正的明心见性,看破一切,这就是自在的境界,拥有了平常心,就是一种超然脱俗,平常心不会焦躁,不会被欲望填满内心,更不会让灵魂搁浅在俗世空间里,拥有平常心就是真正的心态原则,在平常心的生活中认知自己,认知这个世界。

这个时候很多人或许会说,既然平常心是道,那么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没有感受到呢?

其实道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而我们阐述中庸之道的道理,就是让大家更好的去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去出发,了解大道的存在。

正如同禅师的意境一般,没有悟道的人,他在吃饭的时候想的是其他的事情,导致心神不宁,多了许多无谓的痛苦。

而明白道的人,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做事的时候就是做事。

在俗世浮华的世界里面,内心仍然有一种安宁和坦然,这就是开悟,这就是用道来更好的生活。

本文由【墨书国学】原创,了解中庸智慧,品读古人文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553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