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玩具丢了、掉了、坏了,孩子哭闹时的心情你真的懂吗?

玩具丢了、掉了、坏了,孩子哭闹时的心情你真的懂吗?

周末和堂姐一家出去玩,出门时5岁的林林随手带上了他心爱的玩具小汽车,非常小的那种惯力车,可是出门乘坐电梯时,林林却因为没拿好小汽车,突然就顺着电梯接口处直接掉到了电梯井。

林林一看,伤心的不得了,哭着跟堂姐说:“妈妈,我的玩具车掉下去了,怎么办?怎么办?”堂姐看到了,就跟林林说:“已经掉下去了,妈妈也没办法,下次我们拿好一点怎么样?”

但是林林依然很伤心,姐夫很生气,说:“有什么好哭的,谁叫你自己不拿好的。”

其实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不仅仅是玩具掉了,小朋友们心爱的玩具突然摔坏了、喜欢的气球突然飞走了、同学送的小礼品突然不见了,都会让这些孩子伤心很久,哭的稀里哗啦的,怎么也哄不好。

玩具丢了、掉了、坏了,孩子的心情你懂吗?

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呢?联想这个经历帮你轻松理解娃

5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听懂一些道理,但是失去了心爱的玩具,孩子们会伤心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这就好比大人突然弄丢了1000块钱,其实也是会伤心好一阵子的。

1、丢失玩具孩子不希望被指责

和成年人的世界一样,没有哪个成年人在丢了1000块钱以后还希望听到别人指责你:比如像“钱都管不好”,“没脑子”,“不适合理财”等话语一定会让人更伤心。

这个时候成年人想听到的一定是安慰,比如:“钱已经丢了,想开点”,“钱还可以再赚,身体更重要”等等。

其实孩子丢玩具的问题也是同理,孩子哭闹是因为丢失玩具这件事已经让他很伤心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用指责的语气去批评他自己拿不好,孩子只会更伤心,问题完全不会解决。

责备不能帮孩子改善心情

2、同理心是安慰孩子的良药

如果父母联想一下自己丢了钱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安慰,可能就能够很快的理解孩子丢了玩具那种心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慰和同理心。

告诉孩子:“妈妈曾经也丢了非常重要的东西,也伤心了好几天,但是丢了妈妈也没办法找回来,只能以后多注意。你的玩具车掉了,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可是电梯井很深,妈妈也没有办法帮你拿回玩具车,下一次出门我们小心点,我抱抱你,不伤心了,好吗?

当然说完这些孩子的情绪可能还是没有平复,依然还会哭,甚至还会告诉你:“妈妈,可是我还是想要我的玩具车?”

父母需要对孩子有同理心

3、痛苦并不会因为简单的安慰而消除,重在给孩子时间

这时家长只需要继续联想自己丢了1000块钱的一个场景,就很能理解孩子了,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丢了1000块钱时,当有人安慰你,钱已经丢了,要想开点,这个时候你就不痛苦了吗?其实并没有,你迫切的想要把钱找回来,也沉浸在丢了钱的伤感中,而孩子们也是一样。

但是你一直伤心下去了吗?其实也没有,随着亲朋好友的安慰和自己慢慢的调节,一天、两天、三天渐渐你会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

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远没有成年人好,遇到这种问题时,孩子们更多的是沉浸于这种痛苦中,孩子们也和大人一样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件事,所以安慰、理解、允许孩子哭闹也是帮助孩子排解坏情绪的一种方式,只有坏情绪释放了,孩子才会逐渐从这种失去玩具的痛苦中走出来。

当然孩子们的快乐也比大人来得更容易,等你安慰好宝宝,你会发现没多久他似乎就忘了这些不愉快的事了。

孩子的情绪平复也需要时间

4、提醒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成年人在丢钱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学到一点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下一次应该把钱放在更安全的地方。

而这也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玩具丢了、掉了、摔坏了,是因为没拿好,还是因为太粗心?如何做才能尽可能避免这种事发生,父母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找准原因,提出建议,帮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选择,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帮孩子找到更好的方法

玩具丢了父母最不应该做什么事呢?

孩子的玩具丢了、坏了,大声哭闹时,父母最不应该做的事就是被孩子的情绪所控制,而这却是很多父母依然存在的问题。

就像林林爸爸一样,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很容易陷入误区,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甚至会因为有其他人在,忽视孩子的情绪。觉得孩子哭哭啼啼很影响心情,甚至觉得孩子的行为很幼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家长的这些行为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也忽略了他们只是个孩子。

著名的萨提亚学派心理治疗大师林文采博士曾提及: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等营养一样,既需要物质营养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无条件接纳、被重视、被肯定赞美和认同。”

父母在关键时刻的理解、认同、关爱和安慰都是抚平孩子伤心情绪的钥匙。而父母不认可、不理解、甚至用打骂来暴力的阻止孩子的哭闹,只会加重孩子内心的伤痛,影响亲子关系,把孩子越推越远。

父母在关键时刻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

4个步骤帮你把孩子从丢失玩具的思维怪圈解救出来

1、理解孩子的情绪

玩具丢了、坏了,父母首先做的应该是像一个朋友一样,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孩子为什么会伤心,而不是第一时间去责备孩子。如果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父母没法认同或者没有办法理解孩子,就想想自己丢了钱或者丢了东西的类似场景,同理自己的感受再去理解孩子,这样会更容易接受孩子哭闹这件事。

2、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开始哭闹时,父母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平复自己的情绪,首先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把自己的情绪带偏。只有父母的情绪平稳,孩子才会更快的从这种不愉快中走出来。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或者反而对着孩子发火,孩子的情绪只会在父母情绪的影响下越来越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还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

父母的情绪和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3、安慰自己的孩子

当父母先保持镇定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悲伤中走出来。这个过程中父母经常犯的一个错就是不认可孩子哭闹的价值。简而言之,就是觉得孩子为了一个不值钱的小车哭闹没有意义,但这其实是大人片面的想法,之前也说了,对孩子而言,丢失玩具和大人丢失1000块的感觉类似,大人不能以玩具本身的物价去衡量。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多抱抱孩子,告诉孩子:“我很理解你,妈妈也想帮你找回来,但是玩具丢了,妈妈也确实没有办法,不如我们想想其他办法。”

4、帮助孩子想办法

帮助孩子想办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是玩具丢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如我们一起来画一个你的玩具小车,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它,下一次带其他小车出来,我们就要保护好小车好吗?”,这里画玩具小车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比如带宝宝去做小火车或者带宝宝拼积木车等等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是宝宝的玩具坏了,父母则可以尽最大能力和孩子一起维修,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修好,一方面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已经尽力了,承认没有办法修补,另一方面,告诉孩子玩具也是自己的小伙伴,以后要好好照顾好它们。

帮孩子想办法的过程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二就是提示孩子应该怎么做。

关键时刻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能破解失落的思维怪圈

玩具的事虽小,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事大,健康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性格培养来源于每一件小事的积累和叠加。认真对待和孩子之间每一次的亲子交流,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亲子情感!

我是阳妈@阳妈育儿大作战,喜欢可以点赞关注我,育儿路上为你避坑,也会有儿童心理学和孩子性格发展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010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