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这样做,希望可以夸奖出更好的孩子,可赞美夸奖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01孩子玩游戏输了后大哭大闹,摔东西
8岁的轩轩不知从哪本书上看到了五子棋的玩法,父母看他总是说,喜欢玩,就给他买了,也希望这样的简单的五子棋,可以在让孩子享受闲暇时光之余,开心幸福,也可以让他的思维得到锻炼得到拓展。
轩轩的父母平时上班,每次下班回来后,吃过晚饭,轩轩的爸爸都会和儿子玩一会五子棋,享受一下亲子时光,也让自己的思维脑筋都得到锻炼,更加灵活。
可轩轩的爸爸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轩轩每次看到自己快要输掉了就会很不安,很焦虑,而且越是这样就越是漏洞百出,无暇顾及。
等到输掉了棋后,还会大哭大闹,有的时候还会摔东西。
终于有一次,轩轩的爸爸想着要教训轩轩一顿,但在厨房里的妻子看到后赶紧出来阻拦。
拉开轩轩爸爸后,夫妻两人开始研究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然后轩轩的妈妈就温柔的去问轩轩,为什么会大哭,还要扔掉棋子。
轩轩回答说:“我不想输,输了太丢人,我以后都不要玩了”。说完后眼泪又哗啦啦的往下掉。
这时轩轩的妈妈也很无奈,原本是他自己说的想玩,借着这个机会想要开发下他的思维,希望可以让孩子懂得无论输赢都是常事,但却没想到事情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爸爸妈妈怎么也想不通,孩子会变的这样极端,这么看重胜败,看重利益得失。
可能还有很多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输不起”。这也让很多家长都很烦恼。
02孩子“输不起”,多是因为家长的“赞美误区”
造成孩子“输不起”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背后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提出了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 “成长型思维”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喜欢接受挑战,他们相信成功需要不断的努力和积累获得。需要在不断的突破中历练自己,不断让自己的生命的边界拓宽。
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进,而且他们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或者下定义,认为是自己做不好,反而会更加坚定努力前行。
“成败决定一切”,这样的孩子更多是“固定型思维”。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常常逃避,一旦有任何一件事情发生时,他们更多的会感觉到不安和焦虑,觉得不安全,是冒险的。
他们还没有去做,就会想到失败,这也让他们常常处于不安中,将自己包裹起来,待在舒适区内。
可能成长后,大家都知道需要不断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需要面对困难,否则一生都会碌碌无为。但很多小孩子们并不能看到这一点,他们更认为安全和稳妥才是最重要的。
03怎样做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轩轩的事情中,家长应该反思下是因为哪些事情对孩子造成这样的影响。
比如当孩子面对成功或者失败时,家长是怎么应对的?
孩子的单纯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成长发展成什么样,都是父母影响的,而且孩子的性格特征,是可以在父母日常的教育方式中找到原因,找到影子的。
父母赞美孩子可以,但应注意赞美的方式,不要踏入误区:
一、夸奖孩子时不要敷衍,要真诚
很多家长夸奖孩子,就直接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太棒了”等等这样泛泛的词,其实这样并不全都适合。家长可以在当孩子做了值得夸奖的事以后,夸奖孩子时,应将事情的具体经过描述一下,然后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知道是因为什么得到了夸赞。
夸孩子这样做:
“跳舞跳的真好,动作很到位...”
“你这幅画画的真棒,让人身临其境,色彩搭配的也很好”
“作业写的很好,不仅很快,而且还标记了重点,正确率也很高”
......
这样具体的夸奖可以让孩子知道哪里做的好,以后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而且也可以在同时对孩子做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哪里需要改进等等。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发挥长处,避开短处。
可泛泛的夸奖孩子,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敷衍。
比如孩子花了一两个小时画的画,你看都没看一眼,或者只是瞥了一眼就说“画的真好”就结束了。
这样一两次还好,如果次数多了,孩子可能就不会让你看了。
二、不走心的夸奖不如不夸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耐心真诚的夸奖孩子,那也不要不走心,敷衍孩子。别把夸奖孩子当作流程,夸了就可以了。
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很敏感的,他可以体会到你的态度。他无论做了什么事,你都去夸奖孩子,但这种不切实际的夸奖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且这样敷衍的态度反而还会让孩子受伤。
三、家长的夸奖有目的性不可取
有很多家长夸奖孩子不是真正的觉得孩子优秀,而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夸奖让孩子更加优秀。比如孩子考试成绩90分,回来后,你对孩子说:真好,不错,如果下次95分,或者100分就更好了。
这样带有明确目的的夸奖,其实对孩子来说不是夸奖,反而会是一种强大的压力。
家长的这种夸奖只在于结果,却没有在乎孩子努力的过程。
父母应适当的鼓励孩子,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这样慢慢的才会让孩子厚积薄发。
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是有挫折有挑战有困难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抗,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
一个小男孩帮助爸爸挑拣豆子,可孩子一个不注意,就将已经挑拣好的豆子打翻了。小男孩瘪着嘴对爸爸说:对不起,我真没用,我们的努力白费了。
孩子的爸爸就对孩子说:我觉得这个时候你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孩子说:那我应该说些什么呢?
孩子的爸爸说:你应该说,豆子撒了,我立刻将它们捡起来。
这样一件小事,会出现在任何家庭任何环境下。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挫折教育。当孩子面对问题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引导孩子积极应多。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不应一味的指责和训斥,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勇敢面对。
五、做积极的父母
父母面对孩子做错事情时,不应脱口而出的指责,你的讽刺、大呼小叫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自卑,自我怀疑,情绪消极,生活态度也变的消极。
大部分父母认为,自己随口说的无心之言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父母的不当语言会对孩子敏感的内心造成伤害,影响孩子心理发展。
所以家长在意识到消极的话语即将说出来时,马上闭嘴,及时停下,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众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积极、阳光、有自信。但这样的孩子不是出生就长成这样的,而是需要父母的精心栽培,细心呵护,才能成长的更好。
当孩子自身充满疑虑时,家长需要及时为孩子树立自信,这时就需要真诚的赞美孩子。
赞美要落在具体细节上,不要假大空,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就会变的更加优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8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