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在她的世界里,每个人包容每个人

在她的世界里,每个人包容每个人

有一种眺望/藏匿理论,从进化的角度解释人对风景的偏好,大概意思是,我们最喜欢从一个安全的地方凝视自然,因为既有着捕食者的视野,又不需要担心背后有危险。

姆明谷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站在姆明妈妈的厨房里,遥望北欧严酷的冬天,灾难仿佛一步之遥,但你知道这里一定是安全的。无论外面的世界有怎样的危险,洪水、彗星、火山、严寒,姆明屋里永远舒适温暖,火炉上总是煮着热咖啡,烤箱里总是有蛋糕,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姆明妈妈的咖啡和拥抱解决不了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姆明妈妈的手袋里总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姆明谷的故事始于1939年。当时托芙·扬松女士只有25岁。二战刚刚爆发,苏联轰炸了赫尔辛基,她的两个兄弟都去了战场。她多年后的回忆录里说,当时的战争让她陷入了抑郁,画画变得毫无意义,她想要写作,写一个关于“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一个天真无邪的故事,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不被恐惧和仇恨压垮的世界。

第一个故事叫《姆明与大洪水》,里面有失踪的人(姆明爸爸)、离散的家庭(姆明一家)、一群默默前行没有灵魂的奇怪生灵(树精),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之后,姆明一家终于团聚,善意得到回报,所有的朋友都被邀请到温暖、安全的姆明屋里一起生活。这本书要等到六年之后,战争结束才得以出版,在前言里,扬松这样写道,“这是我的第一个幸福大结局”。

托芙·扬松出生于芬兰,父母都是艺术家,父亲是著名的雕刻家,母亲是插画师,设计图书和邮票。她继承了他们的才华,15岁就考进了艺术学院,之后又在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二战期间,她是一位活跃的反法西斯漫画家,在一本瑞典语杂志GARM上发表了大量嘲讽希特勒和斯大林的的漫画。她把希特勒画成一个巨婴,而当时的英国首相纪伯伦正在给他喂一块蛋糕。当时,她的签名就是一幅小小的姆明肖像,它的半个身体藏在长长的字母后面,鼻子巨大,身材瘦小,一幅全身戒备、忧心忡忡的样子。

这个大鼻子、半河马半山妖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人说,是扬松小时候,大人为了吓唬偷吃的小孩编出来的,说厨房的橱柜里躲着山妖,会在偷吃的小孩脖子背后吹冷气。也有人说,是有一次和弟弟就康德哲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她在厕所的墙壁下画下来的一个“你能想像到的世界上最丑陋的生物”,旁边还写着一句“自由是最好的东西。”

总之,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在托芙·扬松的笔下,姆明从原来丑陋狰狞的山妖形象变得越来越可爱、友善、充满哲学气质,有人觉得他像维尼熊,有人说他像史努比。他没有嘴巴,但他的弯弯的眉眼、胖乎乎的下巴、圆滚滚的肚子、可以表现出那么多的喜悦、忧伤、脆弱。他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满,姆明谷的森林、大海、湖泊,处处都有冒险和奇遇,奇奇怪怪的朋友来来去去,但他的世界里始终有一种几乎令人怅惘的温暖色调。

但是,托芙·杨松从不回避人生各种不愉快的现实。她的故事里有很多的爱,也有很多的孤独,包括爱得不到回应的孤独。她的故事里有很多的喜悦和冒险,但也有很多恐惧与愤怒,恐惧的阴影几乎遍布整个姆明谷,尤其在冬日。

有一年,漫长的冬日未尽,姆明突然醒来,发现所有人都还在冬眠,整个世界显得无比的陌生和沉寂。姆明陷入巨大的恐惧,怀疑是不是在他睡觉的时候,整个世界死掉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十一月的姆明谷》是一个更怪异的冬日故事。几个姆明谷的故人不约而同的来到姆明谷,却发现姆明一家不在,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屋子。窗外下着大雨,而他们毫无目的的在房间里游荡。他们努力的找到一些事情做,但一切似乎显得毫无意义。

对杨松而言,北欧的自然风景也是心灵的风景,森林、大海、火山、严寒、沼泽似乎都有所指,象征着她笔下那些古怪鲜明的人物们脆弱的情感世界。他们似乎各自代表了某种复杂的人格面向,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各有各的疯狂。

姆明妈妈当然是永远的爱与温暖的源头,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与困厄,姆明总是相信,只要姆明妈妈在,一切都会好的,哪怕彗星立刻就要撞上地球。但姆明妈妈也有她崩溃的瞬间,在《姆明爸爸在海上》,姆明爸爸非要一家人搬到孤岛的灯塔里居住,姆明妈妈思念姆明谷成疾,疯狂的在墙上一遍遍画她的花园。

姆明爸爸对于人生有一种一言难尽的失落感,他的心里藏着不安分的种子,他的浪漫主义和冒险故事里带着强烈的自恋倾向,好像必须将他的家人置于险境,让他们依赖于他,才能证明他存在的价值。

姆明谷的花园里有一个属于一个人的水晶球。他喜欢长久的盯着那个水晶球,看他的家人们映照在这个水晶球上,“这让他感到他们全都需要保护,他们都在只有他知道的深海底下。”

史力奇代表了自由,也许还有孤独,虽然他是姆明最好的朋友,但这位永远叼着烟斗的音乐家总是四处流浪,在闻到冬日气息的第一时间离开,又准时在第一个温暖的春日回来。小孩子也许羡慕史力奇的自由,可以四处流浪,但成年人也许会更好奇,为什么他总是回来?

亚美,姆明谷里最小的精灵,尖利刻薄,甚至有点冷酷无情,但也洞察秋毫,一针见血。看到一只松鼠冻死在路上,她想到的是怎么用松鼠的大尾巴做一个手电筒。

麝鼠是哲学家,他整天躺在吊床上一边思考着一切毫无意义,一边等着姆明妈妈给他送来热的食物和干净的枕头。

希米伦是否代表了成人世界渴望的秩序与权威?昆虫、花朵、邮票……无论什么东西,好像经过收藏、分类,贴上标签之后,这个世界就有了秩序,他就可以免于那些存在主义式的焦虑,而知道该怎么生活了。但当他的收藏终于完整了之后,却陷入了崩溃——现在,他只是一个所有者。

费尼钟属于强迫症人格,有点傻气,有点大惊小怪,害怕虫子和一切脏的东西,总是不断的在清扫。他们恪守古板的礼貌,总是邀请自己并不喜欢的亲戚朋友来吃饭。

树精是一种长的像芦笋的古怪精灵,苍白,安静,它们不会思考、不会感受,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关心,只是四处不停的寻找,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

哥谷大概是一种恐惧、或者绝望的意象,巨大、灰暗、冷冰冰,凡是她坐过的地面都结了一层霜,凡是她摸过的东西都会死去。如果她在某个地方坐上一个小时,那里的土地就会变成永远的荒漠。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不知道是否是从她身上得到的灵感?

但是,扬松最难得之处就在于,即便是最不讨人喜欢的角色,她也给予同情和慰借。她取笑他们,但也尊重他们笨拙的努力。最后,是姆明在冰冷幽暗的哥谷身上看到对温暖的渴望,并最终驯服了她。他提着灯笼去海边,看着哥谷跳舞,直到她坐着的沙子不再结霜。荷兰童书作家凯蒂·克劳泽告诉我,她热爱姆明的世界,因为在那里,每个人包容每个人。

是的,姆明谷里有自然灾害,有心碎,有死亡,但所有的疯狂、缺陷和不完美,也都得到包容。但是,在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欣赏这样的包容之前,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由姆明谷的故事改编的绘本系列。

前90名下单者赠送限量帆布包

在这套书中,孩子们可以先认识姆明谷里这些奇妙的风景和生灵,比如大海、森林、孤岛、灯塔、海上的风暴,天边的极光,姆明妈妈的茶会,姆明爸爸的探险,姆明与哥妮的爱情,姆明与史力奇的友谊……

其中有一个故事《姆明和许愿星》,讲的是姆明在水边玩耍时发现了一颗完美的鹅卵石,闪耀着星星的光芒。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颗掉落的星星,可以对着它许愿。到底该许什么一个什么心愿呢?许下了心愿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愿望是一个很不好捉摸的东西。”史力奇这么说,姆明妈妈也这么说。它也许下一秒就实现,也许永远不会实现,也许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梦。

你怎么读这个故事,决定了你将如何理解姆明谷。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一个很傻的小故事,骗骗小孩子的玩意儿,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傻的小故事而已。但如果你愿意对着这些文字和画面多一点思考和感受,如果你愿意再去读一读《姆明谷》的小说,也许你会怀疑,或许整个姆明谷就是托芙·扬松对着流星许下的一个心愿?然后,也许你会意识到这个心愿的力量,远远超越了姆明谷本身,甚至远远超过了北欧的星空,即使我们站在半个地球之外,都能感受到它在我们心里投下的光亮。

END

前90名下单的读者,赠送限量帆布包,颜色随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8031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