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中国作用”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中国作用”

12月2日的视频截图显示:在西班牙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会代表拍摄合影。(新华社发)

新华社马德里12月7日电(记者张家伟 任珂 冯俊伟)正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方达成气候目标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歧仍有待解决。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不仅以合作共赢的精神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谈判,还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中国作用”。

推动谈判前行

去年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大会达成了有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一揽子成果。

本届大会,各方仍需完成遗留问题谈判。无论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还是本届大会主席、智利环境部长卡罗琳娜·施密特,都在讲话中提到了尽快完成《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的重要性,这将有助相关碳市场机制发展和运作。

施密特在会议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需要解决与《巴黎协定》第六条相关的问题,这对于落实协定非常关键。中国作为重要的一方正与我们紧密合作,推动相关协议达成。”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气候变化学者米志付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一直发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桥梁的作用,促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资金问题也有待各方取得新进展。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当前气候多边进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达国家提供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

在《报告》中,中方敦促发达国家以透明、可预见、基于公共资金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持续、及时的支持,包括兑现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的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切实提高资金支持的透明度。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与传播主任鲍勃·沃德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发达国家需要兑现承诺,增加来自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年度资金流,以便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并在这之后持续提高相关的资金水平。”

米志付说:“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按照既定规划兑现承诺,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自身及全球都有很好助益。”

2015年3月30日,摄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的真纳太阳能工业园100MW太阳能电站项目。它由新疆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商修建,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光伏电站之一。此项目于2014年5月19日开工建设,已于2015年1月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倡导南南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中国积极倡导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报告》介绍,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签署30多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

11月初,中国生态环境部向巴基斯坦援助了4000套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发光二极管(LED)灯,旨在增强巴国内尤其是瓜达尔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打造绿色瓜达尔。

“如果没有更好的南南合作,全球就不可能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影响并塑造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沃德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有非常好的机会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可持续、清洁的基础设施。”

2010年11月24日,观众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绿博会)上参观低碳经济展台。(新华社发)

落实绿色转型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即便美国政府在11月4日宣布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美国国会的一个代表团仍前来参加本届大会,并表达了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欧洲国家也普遍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奥特马尔·埃登霍费尔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认识到仅靠欧洲本身不可能为全球在这方面带来改变,欧洲已准备好与希望采取行动的各方合作,而中国肯定能成为其中的重要伙伴。”

中国不但积极、建设性地推进气候多边进程,也在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据《报告》介绍,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碳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且已经提前达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中英学者10月在英国期刊《自然·能源》上发表的研究也指出,中国针对燃煤火电机组采取的超低排放改造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所有类型火电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埃登霍费尔说:“如果中国能够在建设绿色经济上持续投入,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有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且这种投入迟早也会带来回报,推动中国进一步繁荣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92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