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丰田一万亿的研发费用,对于国产车来说意味着什么?

丰田一万亿的研发费用,对于国产车来说意味着什么?

前阵子我们编纂了一篇《丰田的强大,由一万亿研发费用推动》数据性文章,刊登出来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想趁着话题热度还在,继续深聊下这个话题,一万亿的研发投入,对于丰田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国产车来说意味着什么。

援引《日刊工业新闻》表述,2019财年中,日本汽车行业研发预算继续走高,整个研发领域前三名均为汽车,分别为丰田、本田、日产,其中丰田2019年财年研发预算将会达到1.1万亿(日元),折合101亿美金,这样的数据与2018年保持平齐状态,我用颤抖的销售换算了下,这是714亿人民币。



这对于丰田来说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一万亿日元对于丰田来说并不算什么,丰田在研发投资的占比向来不惜重金换技术,早在2017年丰田研发投资占比就已经超过7.5%,而那次年,BBA三大豪华品牌研发投入占比也仅仅才达到7%,汽车行业中车企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就已经是一个正向发展过程,而能超过7%的企业并不多。

之所以最近诸多车企拿出更多都资金做研发,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转变,去燃油化,去驾驶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切入,让所有车企需要做出改变,譬如说丰田针对自动驾驶就与铃木合作,针对电动化与比亚迪合作。



这一万亿日元,这714亿,对于丰田来说意味着7.5%的研发投入,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但体现出来的是丰田在研发上的不遗余力。用万亿日元换取持续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对于丰田来说,这不仅想当于技术的投入,更相当于品牌的维护,产品的更替以及专利壁垒的建立。



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非常用心的查了下数据,吉利2018年利润为125亿,长城2018年利润为54亿,也就是说单单丰田汽车每年在研发上花的钱,是吉利6年的利润,长城14年的利润。

顺着这条线继续搜,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去年研发投入49亿余,长城研发投入17亿余,吉利汽车研发投入5亿余,没有再计算其他车企研发投入,一方面怕揭了更深的伤疤,另一方面数据的确不太好统计。

其实算漏了一点,丰田的研发费用不仅仅是714亿,因为我没就计入爱信、电装等子公司的研发费用,如果统统计算进去,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可怕的体量。



丰田是标杆,是学习的对象。

每年在研发比例上的投入,丰田一直都是行业的标杆,通用、PSA、现代集团都要顶礼膜拜,在核心技术上的研发,丰田向来不吝啬重金,背靠两大顶级供应商,丰田专利封锁的速度以及壁垒厚度,丝毫不亚于地球另一端的德系阵营,博世、采埃孚、博格华纳等欧洲顶级供应商对技术的封锁,与丰田集团势均力敌。

掌握核心专利技术代表着快人一步发展,很明显,丰田的技术投入不会打水漂,它通过转化为其他方式继续服务企业,或是品牌高度的拔升,或是技术壁垒的突破,或是专利的建立。

技术不是一句高喊国产车崛起就能换来的,真金白银的大量投入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我们数十亿的研发费用余丰田数百亿的研发费用对比,差距高下立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680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