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成功的农村学校告诉我们:农场、娱乐、发明式办学能一举多得

成功的农村学校告诉我们:农场、娱乐、发明式办学能一举多得

农村学校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的加强,意味着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会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尽管职业学校也能通过特有方式走进大学的校门,但大多数家长现在还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觉得通过上职业学校考上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和城市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名校、上重点学校甚至贵族学校成为家长们共同追求的的目标,目的只有一个,考上高中,上一个正规的大学。但这些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都集中在城区,有能力的农村家长让孩子进城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市的中小学校竞争力逐渐加强,农村学校优秀生源的流失造成学校竞争力下降,甚至进入恶性循环。随着大多数城市中小学的孩子进入高中,考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而留在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却存在被大几率淘汰的可能,上职业学校,成为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分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需要顶尖的知识人才,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如果不转变思路,依然只为少数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服务,这对那些缺乏高考竞争力的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又能让缺乏学习竞争力的农村孩子通过职业学校侧面突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很多通过改革办学理念的农村学校,正在逐步得到专家、教育部门、社会的认可,通过全方位办学,既能促进优秀学生的拔尖,也能让一般的孩子获得学习自信,实现双赢局面。

理解“农”字的含义,了解本地农村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设身处地打造新型农村学校,进行农村学校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质工作。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个学生以后都能过上他所能达到的幸福生活。

农村学校需要引资强校

现在的农村学校都是按学生人数拨教育经费,学生人数少导致教育经费不足,缺少经费学校的面貌就难以得到质的改变。而很多成功的农村学校,却拓展了资金来源的范围:通过组建“校友会”、“爱心团”,通过教育基金,通过特色改革所取得的可肯定的成效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资金支持。而争取到充足办学资金的先决条件,就是能否让农村教育看到希望。


希望就存在于农村学校的新办学理念和实际实施中。在农村学校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游戏中成长,用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用爱好鼓励他们向更高更远的方向追求,引导他们的发明创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扩大学校的外延和生活紧密相连。既能“拔尖”,又能“促优”,无论以后是上高中还是上职校,都能提前奠定基础,影响深远。

根据新的办学理念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小成果还需要加强校内外的宣传,让师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变化,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具有大理念,小成效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才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把改革的成果最大化。

农村教师需要亲情化管理

黑脸管理、恐吓管理、辱骂式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农村学校留不住老师,与学校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冰冷的权力制约,很难让教师感觉到学校的温暖,自然会导致大量的教师流失。虽然有农村补贴,但是城区学校有更好的配套资源,有容易达成的职业成就感。若不能在管理观念上与时俱进,认识到留住教师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学校的发展会更加困难。


留住教师首先应该让教师感受到生活的温暖,除了业务上的促进,更需要生活上的关心。采取弹性管理、亲近管理、家庭式管理,让他们能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发挥民主,增强农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调动工作积极性。

留住教师还需要为他们改善居住和办公环境。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夏天没有降温措施,课桌当书桌,木板一拼就是床,这种环境怎么能够留住人。学校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要明白教师也是农村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失去资源的结果就是不能持续发展。而要改善条件,又回到了开头提到的资金问题,有资金大改善,没资金小改善,办法总比困难多。

农村学生需要兴趣化学习

农村学校地广物博,与寸土寸金的城市相比,农村的土地要便宜得多。农村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态园,种花草、种蔬菜、种庄稼、养鸡鸭、建猪场、修鱼塘,既能改善困难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观察和实践场所,活动课和实践课有了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变相的促进了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


孩子天生爱玩,农村孩子玩的更野。如果能把只是教学融入到娱乐当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废弃的草席做成履带,让几个孩子一组向前运动,告诉他们团结的重要性。用锅碗瓢盆,塑料瓶玻璃杯就可以制成简易版的编钟,动手敲一敲,就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把图书室零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他们在休息时、想看时、无聊时都能及时学习,养成习惯,会大大提高阅读量。

要善于挖掘农村学校学生的特长,竭尽所能的培养。有的农村孩子可能学习不太好,但是却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如能及时发现,尽力培养,就能成为他以后立足发展的基础。在专业老师的配备上,农村学校普遍不充足,但是也可以边学边教,现学现教,只要付出努力,走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感恩一辈子。

总之,农村学校要发展,必须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清现在的教育形式,找准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只要是对农村学生有利的变革,都是农村教育者的初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6059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