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择优而学」一节外教直播课,机构可以搜集多少你的信息

「择优而学」一节外教直播课,机构可以搜集多少你的信息



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家长都已经给孩子选择了线上学习机构。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来自一场和技术小哥哥的聊天。

技术小哥哥工作在一家知名在线少儿教育公司,负责开发学员上课的软件。跟他聊天,不但了解了一些用于上课的技术,还发现一些细思极恐的问题。比如:


从安装机构APP到一堂25分钟的课,机构可以搜集多少家长的信息?


孩子进入教室后,即使孩子在屏幕上看不到自己,摄像头也有可能已经被开启了。


一对一直播教室里,除了孩子和外教,可能还有很多人在教室里监视上课。


如果你仅是带着孩子上课,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那么本文值得你读下去。


1 信息采集


当家长下载了某个在线少儿机构的APP并注册后,那么这个家长就成了该机构的潜在用户了。除了让销售人员打电话引导家长报课外,有的机构也会采用技术手段来分析该家长的付费概率


比如机构可能分析该家长手机上安装的其余APP种类,来确定该家长是否为潜在付费用户。



如果家长手机里安装着不少学习类APP,那么属于潜在用户;如果还安装着类似美团、携程等众多商务类APP,那么该家长付费的概率就高。相反如果家长手机上安装着较多拼多多类似的APP,那么该家长转化起来可能就比较难。


如果家长手机里游戏类、娱乐类APP居多,那么该家长购课的概率将很低,机构也将投入更少的人力在该家长身上。


其次,在孩子使用软件进行上课时,孩子进出教室次数以及时间点、家庭网络运营商名称、带宽情况及上课时网络抖动,孩子开口次数等机构都会采集。甚至有的机构可以捕捉孩子的面部表情,来进一步分析孩子的上课意愿和上课质量。


当然采集这些信息的目的是机构为了提升课中质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某些信息的采集可能就是为了其余的商业目的了


孩子在上课过程中肯定会说英语,与外教进行对话。有实力的机构就可能采集孩子说的英语,训练自己的语音模型,然后用于别的商业用途,比如用到家庭智能音响中,来提高识别率。可以肯定告诉大家的是,确实有机构在这么做,这就是大数据加人工智能带来的结果。



2 控制摄像头


当孩子进入教室上课后,这时家长电脑或者手机的摄像头、麦克风权限就全部交给机构了。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上课过程中老师有权限关闭或者开启学生的摄像头,这里其实是真的控制了摄像头。


这也就意味着,机构的软件开发人员,完全可以偷偷植入代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开启和关闭摄像头。从技术角度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机构或者技术人员一般不会这么做,一旦被曝光出来,机构就会惹上大麻烦。



因此,当孩子上课时,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屏幕上没有孩子的视频不一定意味着设备的摄像头没有被开启。所以,最好给孩子上课留出单独的空间,把孩子上课当做非常正式的事情对待,也容易让孩子更投入的学习。


其实孩子上课时摄像头捕捉到的家里其余东西,比如装修、使用物品等,机构如果用于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该家庭的大致生活水平,然后根据此分析再推荐合适的套餐,从而提高购课率或者续费率。


3 一对一教室不止两个人


首先,家长们放心,这不是鬼故事,也不是说遭遇别人攻击,机构设计就是如此。


一对一教室,包括一对多教室,除了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外,一般还会有中教老师、监课老师等机构工作人员,他们有权限随意进入教室,而不让老师和学生感知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对老师教学质量的把控,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总结


机构采集的数据,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购课率和续费率,给家长精准的推荐套餐。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将服务做到更好。


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一些数据是避免不了要被采集的,比如孩子上课时摄像头和麦克风权限是要给的,否则老师看不到孩子,也听不到孩子说话。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高家长朋友们的防范意识,尤其是当孩子上课时,房间里的一切都要留意起来。比如可以调整孩子的书桌位置,让孩子背对着墙,这样当孩子上课时,摄像头就只能采集到孩子和墙了,其实大部分外教上课时都是这么做的。



如果家长朋友们想要获得更多孩子上课时的注意事项,或者不明白机构给予的一些特殊要求用意何在,都可以和我聊一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601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