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新造车的困局,甲醇料电池会是新造车的一剂良药么?

新造车的困局,甲醇料电池会是新造车的一剂良药么?

文/张锴

连续4个月的“寒风”,早已将新能源市场的参与者们吹的有些麻木了。与此同时,市场环境遇冷、多种政策调整的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在变革与动荡的一年里,命运多舛的新造车企依然在寻找着生机,而“换道超车”,或许才是它们唯一“翻身”的机会。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甲醇燃料电池成为国家战略、国家策略。爱驰汽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点小风我们就能够‘飘起来’。若该技术未来整个主流技术路线的三分之一,爱驰就有可能借这个势头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作为新造车企的一员,在第二届博览会上,爱驰创始人付强一席慷慨激昂的陈词,更体现这其“换道超车”的真切愿望。当然,对于甲醇燃料电池领域感兴趣的新造车也不止爱驰一家,紧随其后的威马也在间接表明甲醇燃料电池的重要性。但正处发展期的新能源市场冥冥中也在预示着甲醇燃料电池这条路仍存在许多变数.....

新造车淘汰加剧

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第四次下滑。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7.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5.4%和45.6%。

“2019年新能源补贴新政过渡期结束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下滑,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政策推动紧密相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认为。

再次背景下,命运多舛的新造车企自然也不好过。11月2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1-10月份造车新势力上险数。数据显示,蔚来、威马和小鹏依然占据着行业前三,而从榜单中的第六名开始,销量就跌至千辆以下。排名第十位的国金汽车更是只有54辆。

2019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86.8万辆。据不完全统计,十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在其中的占比也仅为5.6%。

寒意来袭,造车新势力们刚开启交付的大门,就上演了“急刹车”。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在此背景下,生存的本能也在迫使它们另谋生路,而甲醇燃料电池领域或许才是新造车企实现“换道超车”的唯一机会。

为什么是甲醇燃料电池?

当下,氢是一种业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它的燃烧生成产物只有水,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多家车企已经抢先布局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比如丰田的Mirai、现代的NEXO等。

但截止目前,氢能源仍有很多有待攻破的技术难题,例如,制作成本、运输、存储难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而甲醇燃料电池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些难题。

首先,再具体操作原理上,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实则是一种增程式解决方案,最终仍是电驱动,燃料来源也并未依靠化石燃料。它的驱动原理是甲醇的化学能转化为氢能,再由氢能转化为电能,最后由电能转化为动能实现驱动。

另外,甲醇是生产原料丰富且可以实现碳中性循环的低碳燃料。相比于氢能源,甲醇更加便宜,制造成本更低,而且便于存储、易运输,甚至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外加甲醇的可再生能源属性,发展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已被国家提升到战略高度。

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指导意见》中第五条指出的“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爱驰、威马抢先入场

展望当下车市,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政策导向,决定车企的前进方向。而在政策的引导下,爱驰和威马则成为了国内新造车企中尝试研发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的先行者。

通过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的表述,我们也能感受到爱驰对于该技术的高度自信:“今天我们一个电池包65度电,而通过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有可能是十几度电有,甚至是五六度电。”

11月8日,爱驰汽车与山西高平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项目合作落地签约仪式。此次战略签约,围绕由爱驰恭博与丹麦蓝界科技合作研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展开。据悉,未来爱驰汽车将在山西高平落地建设甲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基地。

在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主攻纯电动汽车的情况下,爱驰汽车推出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可谓勇气可嘉。事实上,看好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并不止爱驰一家,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威马汽车也曾展出了甲醇燃料电池概念车。

根据威马内部人员的现场口述,该款车型配备了10kw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50kwh动力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仍需时间打磨

综上所述,莫非甲醇燃料电池将会成为新能源车型未来的发展趋势,就目前来看,这一定论还为时过早。

抢先入局的爱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爱驰对外展出的与爱驰U5电池包同样大小的重整器、电堆、电池总成包上,其甲醇氢燃料电池功率还相对较低,不足以支持车辆高巡航行驶。因此,从技术上来看,其距离真正实现量产,还存在一定技术瓶颈。

另外,目前甲醇燃料电池整套系统的生产成本也仍然偏高,目前与同等行驶距离的电动车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此外,虽然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甲醇燃料电池汽车无二氧化硫和碳氧化物排放,且能源转换率高,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没有真正实现“零排放”。而这些因素,也都势必会影响甲醇燃料电池领域发展的进程。

目前,虽说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还有诸多有待攻破的难点,但在政策的引导下,甲醇燃料电池也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当下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史就是最好的佐证。在此背景下,或许像爱驰、威马这样抢先入局的新造车企或许也会真正实现“换道超车”。

但往往事情总会有其两面性,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车企而言,精力总是有限的,新造车企在大力开展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的同时,也终将会分割掉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而从当下新造车企在市场中的处境来看,剑走偏锋仍存在很多风险。在此基础上,甲醇燃料电池又是否是新造车的一剂良药?目前,依然是一个问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5732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