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资本逃离,独角兽折戟,生鲜电商还能活下去吗?

资本逃离,独角兽折戟,生鲜电商还能活下去吗?

好好活着,成了其他玩家的共同愿望。


出品 | 零售老板内参 微信ID:lslb168


除了近期“爆雷”的明星项目呆萝卜以外,今年倒下的生鲜电商还有很多,鲜生友请一夜之间关门,欠下巨额资金,管理层多人被警方抓捕;易果生鲜员工爆料其两个月延迟发工资,旗下安鲜达被传解散;迷你生鲜被爆欺骗消费者和会员,品牌发布声明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已经暂停运营。除此外,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成立四年之久的社区生鲜电商妙生活也悄然关掉所有门店,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停止运营等。


巨头围攻下,负荷过重的生鲜电商如何破局?好好活着,成为了其他玩家的共同愿望。


# 爆雷不断 #



11月20日当天,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就已经有呆萝卜欠薪的消息爆出。爆料证据直接亮出呆萝卜人力资源部门的内部邮件通知。表示因为融资不能按期到位,致使本应于当天发放的10月份薪资,需要延期。但是,很快呆萝卜的员工发现,不止薪资延期发放,呆萝卜公司已经停止了员工的社保资金缴纳。呆萝卜位于杭州的产品研发和平台运营员工,已经在社交媒体表示会申请仲裁讨薪。

_


据公众号“生鲜榜”发布的消息,成立四年之久的社区生鲜电商妙生活也悄然关掉所有门店,黯然退场。


图片来源:联商网

随后,《联商网》发现妙生活APP在苹果应用商店已经无法找到,小程序停止运营,官方客服微信的朋友圈最后更新时间为9月24日。


而妙生活前同事透露,妙生活部分门店已经开始盈利的,但整体不赚钱。随着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上海今年在上海的大战,妙生活在门店密度不够,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负荷过重,最终盈亏不能持平。

_



10月29日,互联网生鲜品牌“迷你生鲜”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迷你生鲜会员费及订单退款计划”。文中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导致暂停运营,目前平台内仍待退款订单及会员费折现约800万元,根据迷你生鲜现行财务状况及合理预期,发布此退款计划,自2019年11月15日起,共计分为24期进行还款,直至还清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钱。


迷你生鲜官方表示,我们将统计每一位会员应退金额。届时退款系统开启后,需由会员验证手机号填写支付宝,您可以看到您的总待退金额,以及24期每一期可以退还的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本计划需要超过51%的待退款会员,在退款系统内确认退款金额及绑定支付宝帐号,方为有效,官方称将会用2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艰巨但并非不可战胜的任务,保障大家的资金能够妥善的收回。

_



早在5月初,杭州本地市民向媒体爆料:“鲜生友请”断货严重,部分店面甚至无货可售、直接关门。由此,供应商、消费者开始集体躁动,位于良渚酩创国际跨境产业园的“鲜生友请总部”一度被围,需要警察出面维持秩序。


鲜生友请创始人张知豪曾公开表示:“门店发展速度过快,预算控制严重失衡是主因,这使得原本就极度紧张的供应链更加危机重重。并购事务上,由于缺乏经验,原以为两三个月就可以结束,结果拖延半年之久。”


# 赛道盘点 #


赛道部分玩家融资一览图,图片来源:创业邦


生鲜新零售能够打得这么如火如荼,离不开背后资本的鼎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高榕资本在这个赛道上几乎投了每一种不同的业态模式。华南的朴朴超市一直非常低调,在很多投资服务类APP中显示的都是“未披露投资方”,而此前据虎嗅报道,朴朴超市的投资方同为叮咚买菜的天使轮投资方高榕资本。


除了资本机构,阿里和腾讯也是这个赛道上比较突出的布局者,在不同的业态模式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_



生鲜电商赛道形成至今,一路跌跌撞撞,几经沉浮。


上海创业老兵金光磊把生鲜看做零售业的一个垂直单元来玩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和狼性。用他的话说,没想那么多。


金光磊说,只是单纯看到人们对生鲜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那么,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玩会不会更高效?易果生鲜的队友们以“不知者无畏”的状态跳进了生鲜电商的赛道,而且,这一干就是15个春秋。


# 现状与未来 #



总体来看,生鲜零售市场刚刚触及到核心供应链改造,还存在着大量创新空间,离终局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和距离。垂直品类区域性的烧钱扩张可以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供应链基础设施找不到成长创新空间时,烧钱扩张就不再适合继续进行。同时,生鲜零售领域还存在大量难以预估的细节问题,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让烧钱堆积起来的模式崩溃。

_


第一问:生鲜市场有多大?

第二问:模式有哪些,不同模式怎么选?

第三问:如果要投资生鲜,需要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第四问:为什么纯前置仓模式巨亏?

第五问:为什么纯前置仓模式巨亏,但也得到投资人重金下注?

第六问:社区生鲜门店为什么在近几年发展快速?

第七问:为什么生鲜门店业态在投资趋冷时仍有较强的吸引力?

第八问:为什么社区生鲜店被整合的可能性大?

第九问:如何看待社区团购?

第十问:跨区域经验的核心难点是什么,是否有必要跨区域?

第十一问:二级市场如何给区域性的生鲜零售业态估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557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