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芳华易逝。转眼间,自己从教已有十数载。在这十数年的教书生涯中,发现有些事是循环上演,只不过是换了演员。今天,本文就聊一下“父母的话不听,老师的话是圣旨”这种常见现象。
㈠
小杰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家庭作业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小杰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做题中碰到不会的题,就一直在那想,不懂得放一放,先去把其他作业做完,回过头来再想这一题。导致很多作业做不完,熬夜到深夜。长期如此必然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身体。
无论他妈妈怎么劝都不管用,而且有时还砸东西。他妈妈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将这种情况反应给老师。经过老师的谈话劝说,小杰改变了他的行为。
像这样,父母的话不听,既使父母说的话有道理也不听而听老师的话。这种现像比较普遍。下面就一起去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㈡
孩子不听父母话是因为:一、父母是孩子的亲人。父母与孩子一起朝夕相处,关系亲密。孩子在亲人面前不愿伪装,从而暴露自己的本性。我们常常听到:“中国人喜欢窝里横”就是这样的道理。长久的相处也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缺点,从而父母的“权威”在丧失。导致父母的说服力下降。
二、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一般以感性为主。虽然父母说的话有理,但常常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情绪。从而造成孩子的逆返心理。因为我们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就只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说话时也未曾考虑孩子的感受。就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时无意间就伤了孩子的自尊。
比如说很多家长白天工作比较累,晚上回来辅导作业时,看到孩子这不会那不会,瞬间火大,有些话就脱口而出:“你怎么那么笨,我用脚指头都比你聪明”常此以往的打击,造成孩子的内心也认同。就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差。当你开口时,他情绪上是极痛苦的体验,内心自我封闭。不愿听从父母的话了。
三、父母教育子女以情感为纽带。无意间流露出对孩子的关爱。有时可能比较溺爱孩子。从小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即使开始没给,但小孩子一顿哭闹操作,父母失去耐心,加上疼爱孩子,后来还是给了。久而久之便成一种习惯。变成孩子不听父母的到父母要听孩子的了。另外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往往也不会惩罚他。造成孩子从内心处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父母也没把自己怎么样吗!以后就敢不听父母的话了!
㈢
孩子之所以听老师的是因为:一、老师不是孩子的亲人。学生只有在学校里接触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距离感。其实不光是孩子,就是我们成人往往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谦逊有礼的人。老师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光鲜的一面。加上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能解决问题,而父母不一定可以。所以就形成了老师比较有“权威”。从内心深处认同,甚至崇拜老师。老师讲的话自然就听从了。
二、老师教育学生通常以理性为主。通常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平等的个体,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孩子。当孩子做错时,老师会批评或惩罚他。另外班级学生比较多,孩子想在老师心中获得一个良好的印象,自然表现出听老师的话。
三、学生听老师的话,也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與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班级中大家都听老师的话,如果我不听就显得自己有些另类。别人就会以异样的目光去看待他。甚至被孤立。因此学生会表现出听从老师的话。
㈣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作为父母也不必过份担心。因为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八大阶段理论。第五阶段(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这一年龄段正孩子们上中学阶段。这一阶段,他们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逐渐从对父母依赖的关系中解脱出来。所以说不听父母的话也是人生中经历的一个过程,况且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一个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一个人巴!
我们做家长的无非是想孩子将来能有个灿烂的明天。所以我们才对自已的孩子严苛的管教!也不能总是要求老师,你对我家孩子说一下,他听你的。或者是用你再不听话我告诉你老师来威协孩子巴。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能更好的听自己的话。家长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第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的,给他供吃供喝供穿的。就能想怎样就怎样,过多的言语责备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反而引起孩子的消极情绪和反抗心里。胡适先生说:“世界上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界上最下流的韦,莫过于将一张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
在给孩子说理的时候一定要将他们看成平等的个体。就像你在和同事们在交流一样。不能头脑发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实际上,你此时做的不是在教育孩子,只不过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你觉得小孩会从内心深处认同你吗?表面上他们可能暂时屈服。但绝对不能心服。
第二、要有原则性,爱要放在心里。就是孩子在做错误的事情一定要让他改正过来。而且要让他看到你对这件事的坚持的决心和力量。
举例子来说,一个小孩子看电视,你不给他看,他又哭又闹的,你心疼他又让他看。那么下一次他做别的错误事情,你不让他做,他又采取相应的办法,又哭又闹的。怎么办?你又得依他。这样下去,孩子会听父母的话吗。
所以得坚持原则,做错的事情不能让他犟过去。不然以后再也管不了。再举一个例子。朱志超(化名)上初二时沉迷于手机游戏。他妈妈说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告诉他妈妈你得让他看到你阻止他的决心,他到哪,你到哪,你也不和他说话,就是他上厕所,你也站在外面候着。那个男孩实在是受不了,就问他妈妈想怎样?……最后那个男孩把手机交给他妈妈了。
文章写到这里结束了。不知道大家对于“父母的话不听,老师的话是圣旨”怎么看呢?欢迎交流想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5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