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语文老师的千万别信这些话。
这些话,谁信谁倒霉!!!
NO1,只要上好语文课,就能考出好成绩。
我们常说:向课堂要质量。
我们也常说:抓好课堂是基础。
……
这些,都没有错。
但是,作为语文老师的你,千万不要以为课上好了,学生就能考出好成绩。
也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上课没听懂,考试根本就没法考。比如说,数学课就是这样。课上的原理没听懂,你就根本没办法做题。
但是,语文老师千万别高估自己。语文课上不听,语文考试考得不差的学生大有人在。相反,语文课听得很认真,语文考试考不好的,也不少。
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面对同一篇阅读,不同的人见解完全不同。面对同一篇作文,不同的人给的分数也完全不一样。有时候,真的觉得语文没办法教。你教的,全不考。你教的,和出题人的标准答案总有差距。
所以说,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语文考试是语文考试。这两者之间有些联系,但是,关系绝没有你想得那么大。
对于语文课堂与语文考试的关系,似乎应该这样说——
语文课,上得好,不见得成绩好。
但,语文课上不好,成绩却一定不好。
上好语文课,你只是做好了第一步,离考试这一步,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可能有些多,但差着九万八千里却是绝对靠谱的。
语文老师既要会上课,还要会考试。这是两套不同的东西。
NO2,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
这话,大家都说。但,这话对不对呢?
要九哥说,对,也不对。
说它对,只因为从长远的角度看,多读书,会读书,读有益的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绝对有效。长期的阅读、积累,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
说它不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说的。
一方面,要想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如何读,读什么,很重要。
你能说一个农民工没事了,下工了,躺在宿舍里读些街头小报,长期以往,他的语文素养能提高。这样说,你信吗?
你能说一个每天都做饭的家庭主妇,最终会成为一个手艺高超的一流厨师吗?这话,你信吗?
如果这话,你不信。你相信,一个每天都读书(但却不会读书)的人,就像每天都做饭的家庭主妇一样,最终会成为一个专业素养高超的行家里手吗?
所以说,如何读,读什么很重要。孔老夫子不是说了吗,“学而不思则罔”。同样,即使你每天都读,读而不思,也是“罔”而“殆”的。
另一方面,想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要久久为功。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且还要注意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马上就要面临中考,或者高考。你想通过这种需要久久为功的方式来解决迫在眉睫的中高考考试,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所以说,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提倡学生多读书,妄想通过读书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无疑于痴人说梦,一是现在的学生一方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海量阅读,二是即使读,短期内也提高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NO3,语文只要多读多记多背。
刚才,分析了语文中多读的问题。现在再来说说语文中多记多背的问题。
语文要不要记和背,要,绝对要!!!
但是,是不是只要背了,记了,就一定能学好语文呢?也不见得。
第一,记和背是积累,就像盖房子准备砖瓦一样。这是准备好了材料。但是,如何安放这些材料,将它们组合成房子,就不是材料(记背)能解决的问题了。这需要思考,需要设计,需要统筹安排。
第二,记和背是积累,要将这些材料安放整齐,还需要训练。有人说,理科需要练习,文科只需要背诵。九哥以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要将记背的材料,安放的整整齐齐,也是需要练习的。在练习中一次次地提高安放的效率,就像建筑工人日复一日地练习一样。
更何况,语文考试和语文课堂的关联度又不太高,即就是为了应试也需要一定的训练。
所以,千万别以为语文不要训练。学好语文也是需要训练的。别被那些理科老师们骗了,将大量的时间都让给他们。
NO4,语文好学,好教。
如果你信这句话,你就上了大当了。
九哥以前教过物理,现在教语文。可以说是教过文科,也教过理科的人了。物理教了几年以后,我连课本都不用拿。书上讲什么,考试考什么,常出的考题有哪些,学生什么地方易错,我都心中有数。
可是,教语文呢?唉,说多了都是泪,教了十年左右了,还是上每节课前都要用心备课。
一方面,你会发现,随着你教龄的增长,你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另一方面,你也会因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调整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更不要说,语文教材这几年变来变去的了,虽然课文没变,但是编者将它放在不同的单元里,放在不同的年级,教学重点都是有变化的。
再从学生学的角度谈,语文考试虽说拉不开成绩,但是学生每次备考前也最没有把握。面太广,点太多,除了默写,学生几乎不知道要考什么。
再加之比较灵活,明明看着相同的句子,放在不同的情境中,作用就大不相同。真是抓也抓不住,握也握不牢。
如果你不幸的语文考试掉队了,你休想像数学那样通过短期的突击来提高语文成绩。有时,你是使出浑身的解数也没有办法的。
所以说,语文最麻烦,最不好玩。
学语文,当语文老师千万别掉以轻心,别信上面的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5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