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专访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为何企业家近来爱给科学家发钱?

专访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为何企业家近来爱给科学家发钱?

从国内到国外,企业家们似乎越来越爱给基础科学家们“发钱”,而且是“大钱”。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认为,这是科技创新大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迹象。企业家们越来越觉得,只做成熟或半成熟、短期可商用的产品是不行的。

国际上,已经颁发八届的“科学突破奖”最早将基础科学奖项办成了奥斯卡,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丰厚奖金背后是一份令人瞩目的捐赠人名单:包括互联网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及夫人茱莉亚•米尔纳、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23andMe创始人安妮•沃希斯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及夫人普莉希拉•陈、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马化腾还出现在了国内的“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名单中。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世界级民间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2016年创立,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表彰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基础科研工作。

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出资:“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此外,由腾讯基金会和杨振宁等十四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科学探索奖”在今年9月正式揭晓首届获奖名单。50位不超过45周岁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上榜,他们分别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等9个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或前沿技术研发,将在未来5年获得300万元人民币资助。

邹俊观察到,不管是民间还是企业家,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对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虽然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大环境因素下,企业还是倾向于购买或者投资一些相对来讲比较成熟,很快能进入商用的产品。

“随着市场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变化,大家会越来越觉得仅仅做已经成熟或半成熟的产品是不行的,还是需要去静下心来做一些技术创新。”他说道,“基础科学才是我们整个科技创新的基石,这些东西形成一个体系之后,才能让大环境提上一个台阶,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技术创新。”

这也是毕马威成为未来论坛的机构理事成员,促进科学家、企业家与青少年交流的原因。

除了捐赠这些基础学科研究人员,邹俊认为,企业家们还应该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直接作用。

“我也期望企业家们不仅让我们这些科学家踏实下心来,也能够让企业的研发人员踏实下心来,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产品。这样可能比捐赠基础学科奖项更进一步。”

邹俊所说的“更进一步”,并非让企业家们急于求成,一年半载就想要产品上市、量化,而是“形成一些更完整、更具前瞻性的研究布局,这样才能让更广泛的人群从研发中获益”。

在传统上,会计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合作的都是一些相对成熟的企业,但过去的一段时间,尤其是第一代互联网企业起来之后,新兴企业出现了爆发性的趋势。

“以前一个企业从1000万的市值到1个亿、10个亿,需要5年、10年,现在可能几个月就能实现。”他说道。而这种从小企业到大企业飞跃式的增长,很多是靠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实现的。

那么,该如何看待一些新兴技术风口“过热”的趋势呢?邹俊认为,此时企业家更应该贴近科学家或者技术人员,形成冷静的看法,而非盲目跟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4715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