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自卑父母要多夸赞?不,用错“赏识教育”会让孩子更痛苦

孩子自卑父母要多夸赞?不,用错“赏识教育”会让孩子更痛苦

文丨图图爸爸

遇见一个自信的人,你的生活都会充满希望,和一个自信的人相处,好像周围永远没有难题。自信的人,不管走到哪都让人移不开目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些自信的孩子,所表现出来阳光大方得体的状态,是让很多人都感到羡慕的存在。

而作为父母,当然也希望自家孩子在和别人进行比较的时候占优势,只是实际上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孩子在和别人接触的时候,还有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

比如孩子穿着邋遢,别人光鲜亮丽;孩子倒数第一,别人稳居第一,那么面对孩子自卑的情况,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鼓励妈妈:孩子表现自卑,当然是和父母有关,你在生活中多夸夸他,一定会孩子变得较为自信。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直不敢去和别人说话,回到家我鼓励了几次之后,也就变得比较活泼了。

之前成绩也不好,不喜欢和老师请教、交流,夸赞了几句孩子,也就喜欢和老师说话。

@每日妈妈:天天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行”、“妈妈非常看中你,你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到第1名”,这样的话语谁不爱听呢?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你最想听到什么样的话呢?一定是夸赞你的,所以这种方式也可以适当的运用到孩子身上,对于孩子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超级奶妈:孩子为什么不自信?就是因为你平时批评的多,夸赞的少,所以,如果改变自己的言语表达,就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更为自信。我也经常表扬我家孩子,现在孩子也是越来越自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说“我能行”。

就像我们上面的三位宝妈所说,对于自家孩子自卑的情况,或者一些促进孩子自信心理的方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父母的想法之中,总觉得孩子出现自卑的心理是因为父母夸赞不够,所以就利用一定的鼓励、激励、赞美的话语进行夸赞。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对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孩子自卑,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01刻意的寻求“赢在起跑线上”,幼儿时期出现自卑心理几率高

“我要让我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必须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成为最优秀的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拿第一。”

每一位父母在生下孩子后,一定有这样的想法,我家孩子是最优秀的,我要把他培养成所有人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甚至有一部分父母在孩子懂事之后,还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想法,表示要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争第一。只是孩子在极小的时候,真的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吗?

经过一定的数据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自卑的心理,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较为明显。

因为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期望过大,而孩子本身又不能通过自控的方式去向父母的目标靠近,久而久之,就会被父母批评训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内心自卑的情绪就会悄然出现。

等到慢慢长大之后,自卑就有可能在心里生根发芽,直接影响到孩子一辈子的发展,或许等到父母发现孩子有自卑的倾向,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了,这时候父母会考虑利用言语激励,以及言语表扬的方式去促使他们自信,只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孩子还会继续相信父母吗?

02简单认为“自卑就该多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之前和一个小朋友聊天,询问了一下父母平时对他的夸赞是否多呢?频率是多少次?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十分的惊讶:一天最少有四五次。

可是本以为孩子会非常的开心,没想到他却表现出来厌恶的状态,甚至表示“妈妈又在说大话了”。

这时候我才了解到朋友每天会给孩子说“你自己会穿衣服了”,每天早上吃饭的时候,还会说“现在吃饭也自觉了,坚持下去,妈妈相信你”。

甚至这种情形出现也是在某个阶段的变化,而不是从他小时候就一直出现的,只是在孩子的心目当中觉得妈妈的这种行为让人有些无语。

除此之外,在自己考试成绩处于班上下游的情况之下,妈妈还对他说:“我相信你这次一定能考到第一名”,这不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讽刺吗?

这时候我才明白,孩子本身的能力其实并不符合妈妈所表现出来的鼓励状态,自然而然就会遭受到孩子的嫌弃,这其实也是大部分宝妈在赞赏孩子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错误行为。

⑴不调查孩子本身状况

孩子是什么样子父母不清楚吗?孩子会什么,不会什么,父母应该去了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去夸赞孩子,并且让他们有进步的空间。只是在这种简单的赞赏教育之下,很多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去调查孩子本身的状态。

⑵刻意的吹捧

“你这次考试一定能考第一”,“我相信你比其他人都做的棒”,“妈妈相信你不管做什么你都是最优秀的”。

虽然话语充满了对于孩子的赞赏,但实际上却从另外一方面表现出来吹捧的状态,孩子并不能去接受,因为自己本身并不是这样的行为。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很多父母总是以为孩子不自信,是在没有被父母夸赞之下形成的,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非常错误的。

在生活中践行所谓的赞赏教育可能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在看到孩子不自信的情况之下,我们也应该清楚地去了解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03孩子不自信主要是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父母要“对症下药”

经过美国少儿研究协会表示,他们发现一般情况下孩子不自信,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生活环境与自我认知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处于不好的生活环境之下,而另外的其他小朋友,却生活的幸福美满,这时候就会强行的出现一种差距感。

孩子等到三岁之后有了自我的意识,也会认识到这样的情形,从而表现出来自卑的情绪。

特别是自我意识萌发时,这种对比就会更为强烈,孩子分析之后,对于自己并不友好。

毕竟没有一个人会自信到自我的去麻痹自己,也只能接受这些现实情况,只有这些现实改变之后,孩子才会表现出来自信的状态。

✔外界评价

小A妈:你怎么这么笨?你是不是没有任何的作用,长大之后还有出息没?

小B妈:你看隔壁家孩子怎么这么优秀,你真的就是一个拖油瓶!

小C妈:考试才考这么点,真的是让我丢脸。

小D妈:这孩子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简单的几句话就直接给孩子定性,实际上必然促成自卑的情绪出现。

04聪明的家长,懂得“共情”教育,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自卑并不简单的是父母在生活中夸赞,而是和孩子所接触的环境,以及他们自我的思考,再加上父母,以及外界事物评价而形成的。

父母应该清楚,这些环境也并不是不可更改的,既然孩子出现了自卑的情绪,我们也应该了解如何正确的去应对。

1)利用“共情”,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所谓的“共情”就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或者想要去了解一件事情解决办法的时候,应该从当事者当事人本身的状态出发,而孩子表现出来不自信的状态,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清晰的去从孩子本身的角度看问题。

明白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解事情出现的原因,而不是随意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利用赞赏教育去给孩子进行改变,明白孩子在现阶段自卑的原因,想要得到什么?逐一击破,自卑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2)敏感观察外界环境,合理的对比才重要

上面所说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比较早熟,他们观察外界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

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清楚自己的敏感能力,必然是比孩子还更为关键,一旦发现孩子对于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自卑情绪,就应该及时的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明白合理的对比才最为关键。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势去比,这确实是容易造成自己自卑的。

3)别给孩子太大压力,他们真的承受不了

很多孩子出现自卑的情绪,其实都是父母所带来的,因为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生活,童年本来就是一个人最为幸福的时刻,为什么父母要剥夺他们这样的时间,而是让他们陷入无休止的努力上进中呢?

我们一定不要给孩子建立很大的目标,让他们处于无限的压力之下,这样对于孩子脆弱的心灵来说确实是无法承受,尤其是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

4)利用“成果体验法”,让孩子找回丧失的信心

自信的孩子也有可能从来没有成功过,在这个过程之中父母就应该明白,如何去给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成就感?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简单的目标,让他们不断的前进,比如说这次进步5分,下次进步5分,逐步的走向最好的状态。

这种所谓的成果体验法,可以让孩子一步一步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变得更为优秀。

当孩子有自我认同的时候,其实他的内心就已经增加了自信心,那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了。

从上面几种方式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赏识教育确实是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最全面的。

只有了解孩子自身真正自卑的原因后,从这些原因出发去逐步的攻破,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孩子自卑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会影响到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孩子心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给孩子进行一定的鼓励,利用较好的方式去进行科学的教育,才是聪明父母应该做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060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