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些培训机构和家长中间流传着一个“三年级现象”,更有一种说法是“三年级学不好,会毁了整个小学阶段”。
这个说法的流传让很多家长都绷紧了弦,并且可能会将这种焦虑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看过一条新闻,不禁让人唏嘘。
一名小男孩迷路找不到家,向民警求助。
经过民警的询问后发现,小男孩一个人迷失在大马路上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成绩不理想。
据小男孩的舅舅透露,小男孩今年正在上三年级。
当天,小男孩妈妈接他放学回家,路上听说刚出炉的考试成绩不佳,一怒之下便将小孩丢下车,自行离开了。
无独有偶。
杭州的一位秦女士,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患上了抑郁症。
作为重点小学的老师,秦女士认为自己非常失败。因为教得了别人家的孩子,却教不了自己的孩子。
学校一次考试,秦女士的儿子考了98分,便遭到秦女士的训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考不到?”
更为严重的一次,因为孩子考了72分,她大失所望,秦女士留了一封遗书,吃了半瓶安眠药欲自杀,所幸被及时发现。
《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代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67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近几年,以“海淀妈妈”、“顺义妈妈”为关键词的文章持续在朋友圈刷屏。有一篇爆文《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文中写道:海淀家长从来没有诗和远方,他们的苟且,是孩子的试卷和陪读的课堂。他们要在清北这个中国教育高地竞争,每周从北京的东头把孩子送到西头上一次培训班……
其实无论是哪个社会阶层、几线城市,教育焦虑一直围绕着中国的父母们。
新一季《奇葩说》里,表现最出彩的当属学霸詹青云,她拥有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政治学博士和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傅首尔这样评价她:“听青云辩论就像被风亲吻”。更有网友感叹道:“养女当如詹青云!。”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舞台上耀眼夺目的女孩原来竟是一个“输在起跑线的孩子”。
詹青云小学时开窍晚,成绩差,是最让老师心烦的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这阶段,几乎没几个老师喜欢她,一致地差评;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说她是“笨猪”;有的老师用歇后语说她“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还有一位老师当她面对她妈妈说“她将来连高中都考不上,趁早送去技校吧”。
从小学到高中,转过6次学,就像个气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她也很苦闷啊,怎么就变不成好学生了呢?她妈妈说:“别着急,妈妈能掐会算。妈妈算过了,你到了四年级,就会变成‘好学生’了。”
到了四年级后,成绩还是一样差,妈妈又说:“不用急,妈妈重新算过了,你变成‘好学生’的时间就在初二!”
高一时,妈妈的预言实现了,她的成绩开始青云直上。
她的经历是现在很多孩子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开窍晚,但不意味着后面没有逆袭的机会。
她的妈妈只是个高中英语老师,并不是算命师,所以这里的“能掐会算”指的是她对詹青云的信任。
她相信自己的女儿不是天生的差,只是没到时间而已,就像竹子一样,最初用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因为根基深,之后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长。
而詹青云是到了高一才开窍,从小学到高一,9年的时间,甚至比竹子还慢,可见她的妈妈是多有耐心,多么信任她。
当代父母们的焦虑越来越重,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听不得老师评价自己的孩子“笨”、“蠢”、“考不上高中”等话,就像给孩子判了死刑一样。
詹青云的父母却并未因他人的话而焦虑,也没有盲目跟风给詹青云过分施压,而是给她沉淀和成长的空间,给予她足够的耐心慢慢帮助她掌握学习技巧、发掘潜能。
孩子小的时候,学习上的差异可能并不大,家长的干预效果会比较明显,但越往后,家长能够施加的影响就越小,孩子的学习主要还是要靠他自己。你也可以想想自己的同学里,是不是有些是早期学霸,但后期就默默无闻了呢?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帮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现在是否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呢?
您的孩子是不是学习很努力,但却无法取得好成绩!?
您的孩子是不是面临大量的课业压力,不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您的孩子是不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
记忆有方法,学习有秘密!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练就超强记忆力,世界记忆纪录保持者、畅销书《大脑开发秘册》、《给孩子的8堂思维导图课》作者、大脑派首席导师姬广亮老师,潜心十余年,专研适合中国孩子学习的高效学习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8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