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成长教室
皓夫妈妈
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读,儿童早教指导师。专注于儿童营养与健康发展、学习科学养育。
接地气的鲅鱼圈妈
分享实用可行的
婴幼儿养育知识
传播主流的育儿理念
好好的一顿晚饭,被孩子要不要喝饮料给毁了,前一秒全家人还是其乐融融,后一秒,孩子说:“妈妈,我要喝可乐”。
爷爷奶奶边说边打开饮料:"喝一点没关系的,饮料也不是都不好"。
妈妈据理力争:“喝一次以后都要喝了,压根不喝就以后都不喝,宝宝啊,这个饮料是很辣很辣的东西不好喝”。
孩子,哇一声大哭,我要喝这个很辣很辣的东西,好多小朋友都喝,奶奶,我要嘛。
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都“隆重”的上演过,暂且抛开两代人教育观点不去讨论,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喝饮料呢?今天皓夫妈妈跟大家一起好好扒一扒“孩子喝饮料的那些事儿”。
了解饮料的成分很重要:
各种饮料包装上所标示的配方有:天然果汁、香精、维生素、矿物质、糖、食用色素、防腐剂等,但一般都不说明含量;有的在配方中注明不含色素和防腐剂。
其实,防腐剂、色素等对人体毫无用处,反而要经肝脏解毒作用后再排出体外,对成人而言,这点剂量不会有影响,而对儿童来说,幼小的肝脏可能就不堪重负了;维生素经消毒、贮存会大量损失;各种矿物质从正常饮食中就可以获取,不必从各种饮料中取得,更何况不知其含量;饮料中的糖分对儿童食欲有抑制作用。
哪些饮料孩子尽量不要喝?
1、碳酸类饮料
可乐、雪碧、汽水等碳酸类饮料,多含有小苏打,会中和胃液,还容易产生胀气,常常破坏孩子的正常进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碳酸饮料含有的糖分等也易腐蚀牙齿,增加龋齿风险。特别是可乐,含有的咖啡因有兴奋作用,会干扰孩子的记忆力。
2、加药的饮料
市场上热销的含有中药材成分的饮料,也不适合孩子。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一种药材饮品并不适合所有体质的人,尤其对胃肠发育不完善的小孩,其中的某些药材成分一旦药不对症,可能带来肠胃受损等健康危害。
3、含乳饮料
很多家长把优酸乳、低乳糖奶粉和无乳糖奶粉等同于奶,其实这些产品只是一种含奶饮料,奶中最有营养价值的乳糖的含量很少,可它还常配有香精、甜味剂、果味剂等添加剂,其营养价值根本不能和奶比。
4、含酒精的饮料
酒精是在肝脏中分解代谢的,少年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健全,饮酒对肝脏损害更大。另外,酒精还会损害大脑等神经系统,减弱记忆力、注意力等。因此,别让孩子喝含酒精的饮料,即便是酒精含量极少且日益赢得孩子喜欢的菠萝啤,也不建议孩子喝。
此外,要尽量避免喝饮料的一些误区:
误区1:以饮料代替白开水
喝无滋无味的白开水,宝宝常常不能痛痛快快地接受,有些妈妈索性买来各种味道的饮料让宝宝喝个够。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多害处。
误区2:用饮料给宝宝解渴
饮料中的糖分进入身体后要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消耗掉体内一定量水分。结果往往是喝饮料越多,宝宝感觉越渴,导致宝宝过度饮水。让宝宝最解渴的莫过于白开水,或兑了纯果汁的白开水,饮料并不能真正解渴。
误区3:饱餐后马上喝饮料
餐后马上大量喝饮料,特别是汽水,胃已被食物完全装满,上下两个通道口即贲门和幽门都被堵塞,导致胃胀痛。当超过胃所能承受的能力时,就有可能发生胃破裂。一般来说,含有气体的饮料,只适宜在空腹或半空腹的情况下饮用。
给宝宝多喝水好处多
煮沸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降低炎热给身体带来的疲劳,提高抗病力;温白开水还能调节体温,帮助身体散热,避免发生中暑,这一点对宝宝更为有益,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1.喝白开水要注意掌握时间,如果在饭前喝容易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2. 喝白开水还要适度,过度饮水会引起水中毒。宝宝每天进水量,大约控制在每公斤的体重在100-150毫升左右。
3.多自制些清凉饮料给宝宝,如:绿豆汤、绿豆百合汤或绿豆粥等,还可自制一些纯鲜果汁,如柠檬汁、橘子汁、番茄汁等,以煮菜水自制饮料也挺好。
纵容如此,孩子会觉得我才不管呢,我就是要喝,我听不懂妈妈你说的那些,其实可以这样处理:
1.将教育融入平时
一切教育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亲其师 信其道”就是这样的道理了。可以跟孩子讲一些小朋友因为喝饮料产生不良后果的故事,例如:给小朋友看被饮料腐蚀的牙齿,或者讲述某小朋友喝饮料造成的严重后果。
2.先告知后约定
如果在平时生活中告知过孩子饮料的危害,用餐现场,家长再提醒孩子饮料的危害,孩子就好理解的多了。如果小朋友还要喝,这是家长要给予理解,并对饮料的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给予限制。如:
妈妈可以询问孩子:“你觉得你今天要喝多少饮料呢”?孩子一定会告诉你一个他觉得想要的量,然后家长可以进行增减的调整,如果孩子喝完了自己要求的容量,还继续跟家长索取再来一杯,这时候的权利就在家长手中,妈妈可以说:“孩子我们已经约定好了,妈妈很爱你,但是我们一起约定的事情,就不能够改变了”。
这里要注意,家长的语气要平和,不带有评判色彩,在孩子继续要超量的饮料时,要平静的告诉孩子这是我们的约定就好了,不需要发脾气,不需要过多解释,让孩子自己找到处理事情的边界,相信他下次一定会很好的应对类似的事件。
爱成长教室
一起陪伴 健康成长
扫码加入微信群
爱成长教室
长按关注我们!
编辑:张淼磊
美编:李天娇
每周精彩热点
热 点
魅力海温泉 休闲鲅鱼圈!第十届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旅游节7月21日启幕!
热 点
扩散!鲅鱼圈新建1处、改造6处高清闯红灯抓拍系统,7月22日启用!
视界
名称丨锦袍玉带
2019年7月,拍摄于鲅鱼圈二道河荷花池
摄影丨邢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