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睿智的妈妈从来不会威胁孩子,吓唬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一生的阴影

睿智的妈妈从来不会威胁孩子,吓唬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一生的阴影

本文由小刘聊孩子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小刘,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大家阅读,感谢大家的支持的关注,祝给位度过愉快的周末。

逛超市的时候,儿子和妈妈走丢了,当妈妈找到儿子后,大吼道:“你是不是不想要妈妈了?我告诉你,如果你走丢了,就会被大灰狼抓去,把你关进黑洞里,那里面有很多可怕的……”听到这儿,儿子恐惧极了,捂着耳朵,大喊道:“不要说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说完,他吓得大哭起来。

这时,妈妈意识到,自己说得太重了,一边给儿子擦眼泪,一边说:“对不起,妈妈不该吓唬你的,是妈妈急坏了。以后不能一声不吭地离开妈妈,如果有事,要和妈妈说,让妈妈知道你要干什么。”儿子点点头,跟着妈妈离开了。

“再不听话,医生就来给你打针了!”

“再哭就把你丢到外面不要你了!”

“不准出门,外面有大灰狼!”

“你再到处乱跑,就会碰到专门吃小孩的妖怪!”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很多妈妈经常瞪大眼睛,装出一副凶相,要么用大灰狼、鬼、妖怪等恐怖的形象吓唬孩子;要么用警察、医生等一些具有权威而严厉的角色吓唬孩子;要么用情感上的一种冷漠吓唬孩子,以此胁迫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很容易接受来自妈妈的话语;孩子的心灵又是脆弱的,往往会因为妈妈一句吓唬、哄骗的话而蒙上很久都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拿开头的案例来说吧,如果那位妈妈只是说了吓唬孩子的话,而没表示歉意,那么孩子以后无论和谁一起出门,可能都会紧张地环顾四周,害怕大灰狼会把他抓走。幸亏妈妈说了那句“对不起,妈妈不该吓唬你”,及时抚平了孩子受伤的心灵。

当然,最好的做法是,首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以安抚彼此不安的心情,因为和妈妈走丢的孩子内心更不安、更害怕,然后告诉孩子以后应该怎样做。这样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随意吓唬孩子,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换来孩子暂时的听话和服从。

但是,它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会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影响他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孩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可能导致孩子在没有恐吓的环境中过分放纵;会损害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会使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可见,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我们不妨用科学的、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样更有益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怖的气氛

有时候,为了让孩子听话,有些妈妈经常用一些可怕的人物或事物,给孩子制造一种极其恐怖的气氛,试图“镇住”孩子。妈妈这样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方式却不恰当。这种方法也许会奏效,但是,却会让孩子时刻处于一种恐惧不安的状态中。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面对怎样的情景,我们都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怖的气氛,不要说一些吓唬、威胁他的话。

第二,采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教育孩子

要知道,恐吓、威胁,对孩子没有任何好效果。所以,我们要摒弃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采用一些正面、积极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当孩子想继续在公园玩而不愿回家时,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吓唬他“再不走,妈妈就不要你了”,可以这样对他说:“走,妈妈带你坐双层公交车。”孩子可能会很高兴地答应。再比如,当孩子尝试着探索周围的事物时,我们不要因害怕他受伤而吓唬他“不要过去,那里有大灰狼”“小心你全身都爬满小虫子”,而是要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去探索。

当然,我们要及时给孩子讲一些安全常识,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总之,我们不能为了方便管教孩子就采用恐吓、威胁的方式,而是要积极寻找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第三,一旦吓唬了孩子,要及时道歉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有的妈妈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便威胁他:“你再……就……”就如前面所说的,这对孩子没有任何好的效果,反而会在他的心中留下恐怖的记忆。所以,如果我们吓唬了孩子,就要及时道歉,“对不起,妈妈不该吓唬你的”,或者通过拥抱、抚摸、亲吻等非语言方式弥补对他造成的伤害。

此外,我们要想办法消除孩子的恐怖记忆。比如,我们威胁孩子“你再闹,就让猫把你叼走”,除了向他道款之外,还要告诉他,猫是一种性格温驯的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如果不告诉孩子这些,那么,他一见到猫就会害怕,就会担心被猫叼走。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记得关注!下期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523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