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成绩出来后,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成了家长和孩子最苦恼、纠结的问题。对于孩子而言,对大学都还不了解,就不得不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且选择之后,哪怕知道选错了,也不能改。说实话,确实挺难为人的。
回想我们十八九岁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真正清楚: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自己打算在哪一个领域深耕?知道答案的人,恐怕廖廖无几。
现在孩子也走到了这人生的分岔路口,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了他们大学四年,甚至以后未来的发展,那么我们要如何给孩子提供帮助,协助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呢?
大学,人生的分岔路口,如何选择呢?
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比我们优秀,但是也必须承认,大部分孩子最终都将回归平凡。而我们希望孩子上一所大学,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是借此培养出众的能力、积累优秀的人脉,以便打造自己的事业。
从这一点来看,学校的影响力以及是否能打造孩子的能力、思维方式等,就成了填报志愿的一个标准。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3个基本因素是城市、学校、专业。当三者无法兼顾时,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
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
1. 城市第一
城市决定一个人的见识,这话没错。更重要的是,大城市里机会多,决定着孩子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大企业招聘也是有成本的,会优先考虑大城市和学校聚集较多的城市。
1)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北京、上海好大学很多,自不必说;广州的好大学不多,但也有一流的大学;和其他三个城市相比,深圳的大学就稍弱一些。另外,靠近上海的南京、杭州的大学,机会也比其他城市多。
2)除了一线城市,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等市的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武汉、成都好大学不少,而西安和哈尔滨的优势则是大学聚集多。考虑到招聘成本,很多大公司都会到这些城市进行校招。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更有优势。
以统计数据来看,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谷歌、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都多在这些城市招聘,也意味着,在这些城市读书的孩子,比其他城市的大学生多了直接进入大公司的机会。
3)如果这些城市都无法选择,那就尽量选经济靠前的沿海省市、省会、中心城市等。因为,越是经济发展的城市,企业越有发展优势,优秀企业入驻的可能性也更大,毕业生的机会也就更多。
考虑到招聘成本,大公司都在大城市进行校招。
2. 学校第二
选学校时,分数够的话,当然首选985,211,尤其是要选择九校联盟(C9 League)中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也值得推荐。
这些大学掌握着我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包括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最先进的教育设施、最强的同学人脉、更好的交换资源等。
如果不能进入这些大学,也要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因为即使学的专业不是特别理想,也能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各种综合资源。
当然首选985,211,综合性大学很重要。
3.专业第三
很多人认为,专业比学校更重要,孩子学习实用的金融、管理专业,肯定比学习历史专业更有前途。同样都是本科生,专业对口的,才更有优势。
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比起专业是否对口,很多大公司更看重应聘者毕业于哪所学校,倾向于选拔毕业于北大清华的应聘者。即使专业不对口,他们也愿意花更多代价去培养。
当然,这不是说专业不重要,而是说,要先确定了城市和大学,再考虑专业。
要先确定了城市和大学,再考虑专业。
选择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符合国际背景的专业,比如国际金融专业,可以培养出未来世界的领袖;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冷门热门关系不大。在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专注于一点,任何领域都会有很不错的发展。
如果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可以看一下,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内,哪些专业的录取分数比较高,这也间接说明,能够上这个专业的人都是比较优秀的,可以建立高质量的同学圈子。
如果可以选择的专业有限,那就尽可能的选择适应面广的通用专业。因为,具体的专业知识过时的速度特别快,还没出校门,学习的东西就已经有一部分过时了。而通用专业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以后想要改行,也会比较容易。
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综合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即使去不了最理想的城市,上不了最理想的学校,选不了最理想的专业,也不要太沮丧。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孩子们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学校、专业,而在未来的时间里,也能够和老师、同学共同学习,为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做好准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