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本能性胆小?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

孩子本能性胆小?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

自从有了孩子,加的宝妈群也多了起来。这不,又在讨论孩子的问题了。

贝贝妈:“我家闺女也不知道咋了,就是感觉比小时候还要胆小”

阿里:“我儿子也是,本来吧我就胆小,孩子随我,也胆小,但是这越长大越胆小,你们家孩子也这样吗”

齐齐:“我和我老公胆子都小,但是也没我家孩子夸张啊,不会是两个人加起来,孩子更胆小了吧”

泡泡:“我因为这问题,还问过心理医生呢,真是让人发愁”

孩子本能性胆小可是让不少家长愁坏了,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太胆小了,所以就对孩子进行格外的保护,可这样的保护只会让孩子更胆小,对孩子的生活不仅没有一点的帮助,反而是帮了倒忙。

孩子胆子小家长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孩子做得多了,胆量自然就练出来了,孩子害怕什么,就让孩子慢慢地接触什么,让孩子习惯这些“事物”,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要因为孩子天生胆子小,就把孩子“藏”起来,因为害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就拒绝孩子“成长”。

一、“本能性胆小”

卿卿上幼儿园已经几个月了,但是午休基本没睡过。经常在床上翻来覆去,后来有一个小朋友看到卿卿在哭,告诉了老师,老师过去问卿卿。原来卿卿想小便,不敢告诉老师,又害怕睡着后尿床被同学笑话,没办法,就哭了。

后来老师和家长沟通才知道,原来卿卿本身就很胆小,再加上上学之前很少出来和小朋友玩,现在一下子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心里难免紧张,一时不适应学校的环境。

孩子本来就胆小,再加上家长的“保护”(很少与外界接触、与陌生人交流),胆小的孩子会更胆小,这就形成了本能性胆小。

什么是本能性胆小:本能性胆小也就是相对固定的一种行为,往往取决于孩子先天的气质上,也就是天生是绿色性格的孩子,他们天生胆小、害怕。若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多次遇到一些具有威胁性额刺激,慢慢就会形成以种具有反射性的行为,若父母不做正确的引导,就会变为固定模式,成为本能性胆小。

二、“本能行胆小”是怎样形成的?

01、家长的影响

生活中有些家长自己害怕摊上事,就这也不敢,那也不敢。自己不敢做,也不让孩子做。

当孩子面对一些事情时,家长总是前怕狼后怕虎,阻止孩子的一切行动,有一点不确定因素就会让孩子放弃,孩子在家长的这种行为的影响下,也会逐渐地变得胆小,什么新的事物不敢自己尝试,除非有人做过,确定不会带来伤害。这样的孩子就算长大了,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什么事情不敢尝试,不敢坚持。

02、被贴“天生胆小”的标签

孩子并非都是胆小怕事的,有的孩子在大人面前被吓到过,大人就觉得孩子胆子小,有时候也会在别人面前说:“我家这孩子胆小,什么事都不敢做”。因为孩子并不会自我评价,当孩子听到爸爸妈妈这样说自己时,就认为自己就是胆小,认同这个标签,并向其靠拢。

就像被施了魔法,被贴上标签的孩子,慢慢地就会往标签的方向靠拢,即使孩子不胆小,也会变得胆小。家长们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批评孩子“胆小鬼”,如果刚好是孩子的缺点那就更不要这样做。

​03、被恐吓的孩子

最近小外甥变得特别胆小,不敢一个人上厕所。

我问他:“你以前不都是自己上厕所吗?”

小外甥低声细语:“奶奶说晚上厕所里有鬼”

我想应该是老人觉得孩子晚上不老实才这样说的。

我对小外甥说:“厕所里没有鬼,哪里都没有鬼,鬼都是假的是大人哄小孩子的”

小外甥孩子很谨慎:“那你和我一起去吧,刚好看看有没有鬼,反正我自己还是害怕”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家长总是喜欢吓唬孩子,亲戚朋友在一起聊天时逗孩子,比如“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再哭,就把你卖了”等等之类的。

孩子并没有很强的分辨能力,他们认为大人们说的话是真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就变得胆小,不敢哭闹,不敢尝试可能会让爸爸妈妈神奇的事,害怕爸爸妈妈生气不要自己。所以家长不要随便和孩子“开玩笑”,因为孩子伤不起。

04、家长的过分保护

家长爱孩子这是出于母爱的天性,很多宝宝在学习新技能时,家长总是紧张的说“不能摸”、“不能碰”、“不能玩”,孩子听到妈妈这些话只能退缩,等再碰到新的事情、东西孩子就会变得胆小和谨慎。

家长的过度保护让孩子的实践没有成功,反而有家长包办代替,长期以往,孩子本能地依靠家长,享受现成的,什么事情都不敢亲自尝试,变得胆小也就顺其自然了。

家长的这些话虽然是出于爱孩子,可是也导致了孩子胆小的形成。生活中家长总是急着阻止孩子,可是并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导致孩子面对一些新的东西不敢尝试,胆小谨慎。

三、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

01、宠爱有度、不溺爱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是个小大王,一出去就焉了。和小伙伴在一起不敢大声说话,不敢生气,没有原则的低声下气,什么事情都附和别人。

孩子胆小是因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除了“温室”什么也不敢,什么也不会,这就是孩子出“温室”胆小的原因。

所以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自己的卧室自己打扫、自己晾鞋子,父母不要代替包办,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让孩子在尝试中建立自信。

02、鼓励、赞美孩子

孩子胆小,可能是因为缺少鼓励和赞美。想要孩子变得胆大、外向。家长不要着急,慢慢来,找一个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比如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带孩子在人多的地方玩。

不要急着嫌弃、责怪孩子,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经常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出去玩,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如果孩子变现的好,也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夸奖,比如:“宝宝今天建议一个朋友,宝宝真棒”。及时给与孩子赞美和肯定。

03、非富孩子的生活环境

很多胆小的孩子就是因为出门较少,不经常见到生人,不经常与小朋友玩。而大胆的孩子通常与外界的交流比较多,面对生人不害怕,甚至主动问、好交朋友。所以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胆小,就经常带孩子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和外面的人多多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胆小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差,害怕陌生人。家长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的环境,孩子见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胆大起来,不要总把孩子关在家里呵护。

家长在平时也要多多留意孩子的状态,孩子胆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没有发现,发现了不会引导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改变一些习惯性格,要容易得多,只要家长好好引导教育,孩子胆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胆小怕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情绪状态,重要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好好引导,再胆小的孩子也能培养出未知的勇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330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