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美国留学,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
读了这则新闻,我的心里五味俱全。
我的儿子也是本科、研究生在北大,也是时常在电话里控诉我的罪行,也是不想回家,也是把我拉黑。
01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春节放假期间。
有人给介绍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姑娘,可儿子死活不同意,理由是:大人们介绍的对象不靠谱,只是考虑客观情况,不管两人的心理感受。
对方催着见面,儿子始终不松口。
一气之下,我拿出了当年管教他的“看家”办法,稿纸上写了十几页,微信、短信无数条,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关系,轮番劝说。
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下来,儿子终于答应见面了。
我喜出望外,领着儿子去了专卖店、理发馆……一番精心打扮后,又给预定了一家咖啡屋,然后让儿子如约而至……
与姑娘见面后,儿子的脸上显得很平和,问什么都是差不多。
我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对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地进行又一轮的轰炸。
这一次,儿子真诚地对我说:“妈妈,以前你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我,是为了我有一个好的前途,我听你的话,按你的要求去做。
尽管我心里很不情愿,可想到你是为我好,再加上我不想惹你生气,所以,我就忍着你,顺着你。
现在,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应该走我自己的路。尤其是婚姻大事,我不能听你的。实话告诉你吧,我对这姑娘没感觉、不动心,你以后不要再逼我了,好吗?”
说完后,站起身来走回了他的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一天下来,不吃不喝不动。
第二天,儿子坚持要回单位,全家人一起到车站。
路上,我不由得又唠叨起来:“儿子,妈妈不干涉你的自主权,但也要多方考虑。”
儿子在副座上坐着,听了我的话,转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然后转过了头,一直黑着脸到了车站。
我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说:“回去后,给我们打个电话。”
儿子哼都没有哼一声,下车后,关车门的声音比雷声都大,随后,头都不回,径直走向候车室……
以后,儿子再也不和我联系了。
他爸爸给打电话,所有的内容都是对我的控诉,我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一天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翻看微信,看到儿子的头像,想念之情油然而生,就随手来了一句:“狗东西,妈妈想你!”
结果立马一个大红的感叹号过来,前面一行小字:“你的信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绝接受!”
电话打过去,总是占线,原来电话也设了限制。
“对方拒绝接受”,我也接受不了,一向乖顺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的“胆大妄为”呢?
02
我痛定思痛,教育儿子的情景一一再现。
从小,儿子喜欢交友。可在我的眼里,他们简直就是一大帮狐朋狗友。
每天不是疯玩,就是海阔天空地闲扯,不操一点学习的心。我果断地拆散了他的朋友圈。
在学校,我利用自己是老师的职务之便,设立了眼线;回到家里,寸步不离地看管着他。
我给他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细化到几点几分。
生活上,从不让他插一下手。
早上,五点多一点,我就起床做饭。做好后,盛在碗里,放在桌子上,等到六点半再叫他起来。
他上学后,我又准备午饭的材料,为的是让他一进门就能端起碗。
晚上的灯光下,也是我们娘儿俩,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为了他,我没有休息日,不会去娱乐。全部的心血和汗水,除了工作就是他。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专心学习,不要分散了精力。没有想到,所有的付出却变成了儿子眼里的干涉和控制。
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稳定。每次卷子发下来,我都要认真地分析他的问题,一旦发现是不用功所致,免不了一顿拳脚相加。
一次在上其他老师课的时候,我从窗户去看他,正好发现他和同桌说话。
我一个箭步冲进去,像老鹰叼小鸡一样,抓着领子一把甩出了教室,接着就是两脚。
儿子眼泪汪汪,悄悄地对我说:“妈,不要打了,给点面子。”
儿子本科毕业后,不去申请保研,却要考人行总部的研究生,我不同意,可他偷偷地报了名,结果败北。
我大动肝火,恨他不争气,硬是让他辞职回家,挑灯夜战半年,以第四名的好成绩再次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
这一考下来,儿子的身体也垮了。经过中医的调理,才慢慢地好起来。
在我的心目中,一向信奉的就是“严师出高徒”“严母出孝子”,没有“苦中苦”,哪来“人上人”?
所以,当儿子考上北大后,我为自己是“虎妈”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我的“虎经”。
殊不知,这样畸形的教育,让儿子活得是多么的拘束,逐渐地失去了自信,沦为情感的孤儿。
03
国庆长假,儿子在朋友们的劝说下,终于回来了。
这一次,我没有发火,没有教育,而是和儿子坐下来,促膝长谈。
儿子说:“妈妈,你的辛苦我很感动,但你的教育也确实有问题。”
“我从小在外婆家,七岁才回来。本来心里就不踏实,你还要对我严加管束。我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感到很快乐,你却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
“我学习也很努力,你却对我要求那么严格,不能有半点疏漏之处。”
“我考好了平平常,考不好就挨打。”
“我觉得我头上常有紧箍咒,我的心里几乎没阳光。”
“第一次考研没有成功,别人取笑我,你也是满眼的凶光。”
“妈妈,我是你的儿子,不是你的敌人……”
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控诉”,不住地和儿子解释、认错。
母子间进行了沟通,儿子高兴,我也释然。
想想自己的‘虎妈’教育,我真是悔恨万分。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让我的儿子在阳光雨露的美好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的自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幸运的是,儿子有了觉醒,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与我“对立” ,和我“叛逆”,其实是反过来教育我:
让我做一个既能严格要求又能进行欣赏、既能掷地有声又能和风细雨的“宝妈”。
04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尊重孩子
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要正视他的存在,理解他的愿望,肯定他的努力,赞赏他的成就,并给予他合法的权利。
即使孩子的想法与我们的想法发生冲突,我们也要尊重他的个性,不要强行为他做主。
即使孩子的选择最后是错误的,对于他来说也比你为他选择好,至少他尝试过,并深刻明白自己的选择错在哪里。
这样的尊重,对于孩子建立健全进而完善的人格非常有利。
如果当初我尊重孩子对谈对象的选择,而不是轮番轰炸,儿子也不会把我拉黑的。
二、要信任孩子
父母总是习惯于把“选择权”和“决定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强迫孩子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是逼着孩子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情。
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遇到事情只会依赖父母,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二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跟父母“较劲”,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你让我朝东,我偏要向西,从而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
因此,当孩子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记得儿子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喜欢法律,我想当然地认为,当律师成天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会不自觉地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坚决制止。
然后大笔一挥,填了一个“社会学”,结果,限制了以后的发展。
三、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听他的倾诉
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
孩子需要有倾诉的对象,家长要仔细聆听孩子的倾诉,并能正确地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对他们讲话,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要多多和他分析原因,制定以后的学习目标,而不是简单粗暴,一阵呵斥。
四、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当孩子面对选择而犹豫不决时,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决定,并明确地告诉他:“孩子,这件事情由你自己决定!”
当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对一件事情做出决定时,父母应该说:“我们支持你的决定!”
当孩子的想法和决定有明显的不足和纰漏时,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提出合理建议并加以指导;
当孩子为了自己的决定而努力时,应该鼓励孩子,并及时把你的鼓励传递给孩子:“继续努力,你一定能成功!”
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恰恰忽略的就是这一点,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使得孩子十分自卑。
让孩子感到爱与温暖,这样,孩子会在不断的成长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散发出人性的光芒,过自己追求的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2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