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静静是一个刚刚进入小学的小女孩,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这个陌生的新环境充满的好奇。这天,静静蹦蹦跳跳的回到了家,兴高采烈地想把今天在学校刚学的新歌唱给妈妈听,想分享给妈妈,得到妈妈的表扬,但静静刚张嘴唱了两句,妈妈就满脸不耐烦地打断:“别唱了,难听死了”。静静听到这句话后,脸马上阴沉了下来,闷不吭声。
其实在许多的家庭中也是有着这样的情况的,没有特定的时间,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特定的事件,可能仅仅因为领导的批评,也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琐事,家长们就极易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可能家长转眼间就忘记了,但这却在纯真的孩子的心灵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也无形之间将亲子关系破坏。
一、“静止脸”是什么?
在很早以前,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一位心理学的教授就做过一次“静止脸”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这位母亲与自己的孩子正常的交流、玩耍,孩子十分的开心,心情也是非常愉悦,但紧接着实验开始后,这位母亲便神情突然非常严肃,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母亲始终是面无表情,视若无睹。一开始,这个小孩子很是疑惑,她似乎并不明白妈妈这是怎么了,只是一个劲的讨好妈妈,变换各种法子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但却都没有效果,最后,孩子终于崩溃,哇哇大哭。
通过此次实验,这位教授发现,由于孩子妈妈的冷漠、毫无反应,使孩子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若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死亡。
这个实验结果,是需要引起每位父母的注意的,其实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随着身边的环境而改变的,在生活中,很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我们便会心情烦躁,而大多数父母,也会因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静止脸”,也就是对孩子表现的冷漠、疏远、轻视,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孩子的脆弱的心灵造成伤害。
二、“静止脸”的常见形式
1.不常陪伴倾听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所以,当家长越来越想在物质上给予孩子更多时,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就会相应的减少,更多的时间奉献给了工作,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在深夜加班的背影。
2. 冷漠,爱搭不理
也许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很小,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所以就算是少些陪伴,多些脸色也都无所谓,因为等他们长大后还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对于父母的脸色、情绪、态度的捕捉都是十分敏感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刘枫是一位某企业的高管,事业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他,提起自己的童年,却是一脸忧郁,称那是自己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阴影。原来在刘枫小时候,父母的工作都很忙,对他的关心和照顾自然也是很缺乏的,那时候的刘枫,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让爸妈抱抱,能依偎在父母的怀中,哪怕是一小会儿。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每当他伸手想扑向妈妈时,妈妈就会不耐烦地说:自己一边玩去,别烦我!久而久之,刘枫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疏远,尽管后来妈妈也是觉得很委屈,很不解,但阴影已在刘枫的心中挥之不去了。
3. 言语威胁
在教育孩子时,大部分家长都会用言语“威胁”孩子,比如“如果你再哭,我就把你扔掉”、“你再不听话,今天放学我就不来接你”等等,一般情况下,孩子听到这种话就会变得很乖巧,这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杀手锏”。但这种方法,实则是并不可取的,甚至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永久性的伤害,苗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在苗苗三岁的时候,他们的小区里边有人把狗拴在树上扒皮,十分的残忍。苗苗的妈妈把苗苗带到阳台上,指着狗说,你要是以后再不听话,我就也把你拴在树上扒皮。从那以后,苗苗见到妈妈就很害怕,妈妈说的话自然也不敢不听,但是苗苗的妈妈却不知道,当年的那句话,成为了苗苗多年的噩梦。
三、“静止脸”对孩子的影响
1. 自我怀疑,丧失信心
怀疑是人的本能,但是过度的怀疑,便是不正常的。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价值观还尚未成型,若是家长处处干预孩子自己的事情,对于孩子的行为频频地做出负面评价,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会不相信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慢慢地开始怀疑自己,遇到棘手的事情,立马会质疑自己行不行。
2. 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
爱与被爱,是需要安全感和亲密感相联结的,这两者缺一不可。而美国的心理学家珍妮·西格尔就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当我们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爱时,内心就会被孤独、焦虑的情绪所充斥。
同样,爱的前提是被爱,爱的更高一层,便是去爱人。爱是有灵魂的,有责任的,是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由此可见,能够感受爱,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影响是很大的,当一个孩子不能感受到爱,那他也将失去爱人的能力。
3. 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流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家长用严厉、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减少夸奖,限制孩子的人际交往。这种教育理念仿佛是一颗炸弹,它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自卑,长时间后身心都会发生变化,性格也会变得十分内向,不敢与人交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让“静止脸”远离孩子
1.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是非常需要鼓励的,也许是一句称赞的话,也许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会给孩子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当孩子用心做成功了一件事情时,请蹲下来,摸摸他的头,说一句:你真棒!那么下次,你将会看到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努力的孩子。
2. 经常关注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一道又一道的坎,孩子也许不能凭一己之力解决,他也许需要你的帮助。所以,当你在忙于工作的时候,请你多关注一下身边的孩子,他们在“忙”些什么?是否在为今天老师留的作业苦恼,是否在为了同桌的一句玩笑话而难过。对于孩子来说,物质上的满足也许能短期内非常愉悦,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实则是父母能够坐下来,听他们唱首歌,或是听他们分享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又或者是学习上有哪些困惑,等等。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共情,那么他会更愿意和你分享更多的事情。
3. 多倾听,多沟通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我是家长,所以我就要管着他,他就必须听我的。其实不然,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也许小孩子看待事情角度很幼稚,但那样也恰恰是展现了孩子最纯真美好的一面,若是家长愿意坐下来,认真的和孩子交流,真诚的互换想法,多沟通,多了解,也能让正确的世界观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孩子印象深刻,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认同和肯定的,他们也更加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人做朋友。所以,请放下工作上的烦心事,拒绝“静止脸”,贴近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做孩子最亲近的朋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2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