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桐桐参加上海古诗文大赛预赛,说老师通知她入选时的话的大意是大家都考得不好,所以你选上了。我深以为然,因为她的古诗文学习,完全是应付交差,囫囵吞枣,根本说不上扎实,更谈不上好。
尽管她这么玩玩学学,应付我的“作业”,能选上终归还算是有点收获,毕竟我们只是随便学学,并没有特别辛苦认真去做学问。
只是我想,古诗文学习,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不重视呢?在家长们为升学使出浑身解数的上海,为什么一个几乎跟书上习题一样的预选,孩子们得分会如此低呢?
了解一下,事实上其实不是我想的那样。市场上各种古诗文大赛的班都受到热捧,家长们趋之若鹜。更有小朋友从小就在上各种大语文课程,对语文的学习都很重视。
学个古诗文也需要上辅导班?我有些不解。家长们有时间送孩子去补习,然后自己坐在外面看手机,大把时间不陪孩子,却花钱让孩子去给别人陪,这是为哪般?
诚然,应付个考试,学习语法词法,是需要老师辅导的,但是辅导时间和自学的时间占比应该是1:5到1:10或者更多。可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家长几乎不陪孩子学习,孩子们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全部被补习班占满了。
所以想要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每个小朋友,在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背诵鹅鹅鹅和床前明月光,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从很小就开始了。大概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背了长恨歌琵琶行岳阳楼记之类的名篇,背的方法只是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放音频。早晨将醒时,放,晚上做手工时,放。听多了,就跟唱歌一样,会了。至于懂不懂,真的不重要。
为了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会常常录些音频自我欣赏。而录和听的过程,又强化了孩子的记忆。
语言的学习,听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有时间就上补习班的孩子,到哪里去训练听呢?比如我上课的时候,最多只敢给学生播放一小段听力,不然家长觉得花高价来上课,老师偷懒放录音,太不值了。
我们听古文,还因为有些字,我自己也不会读,要逐个去查字典,实在太费时费力,而反复播放别人录好的东西,你想读错都难了。所以,我选择的读本,首先必须带有音频。为了这个要求,我找遍了当当和淘宝,最后锁定了华东理工大学的这一套。
一般来说,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教辅类书,我都会买两本。这样方便我们随时一起朗读,也可以让小朋友觉得并不是她自己在孤军奋战。但主要的学习过程,还是自学。家长需要做的只是见缝插针地跟着孩子播放音频而已。
http://www.ecustpress.cn/erweima/player.html?bqc_id=17860
http://www.ecustpress.cn//erweima/d.aspx?isbn=43122&bano=01
http://www.ecustpress.cn//erweima/d.aspx?isbn=42828&bano=01
三本书的音频地址,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一下哦。
就这样,我们基本上能诵读小初的两本,高中这本也读了一些我曾经学过的部分。我们读它们,只是因为听多了后朗朗上口,能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和美感,比如爱莲说陋室铭,也因为里面的许多故事,比如鸿门宴出师表等。
有人说,这样越级阅读,违反孩子的学习规律,有拔苗助长的嫌疑。而我觉得,只要孩子学习过程中轻松快乐,一点也不觉得痛苦,为什么不能让她广泛涉猎,尽可能多的接触了解呢?话说语文英语高考不已经是阅读的天下了吗?
正如我们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一样,我们的涉猎,都算不上正规的学习。因为只是听听读读,并没有深刻领悟。但是乐在其中,just do it, 又不会有什么坏处,为啥不试试?
另外,光听不练,未必有效,我找了这套练习:
这个任务主要是在暑假完成。因为我假期里课很多,没有时间管孩子,只能任其胡作非为。就这么几本算是任务,随便做做。她把书后的答案剪下来,估计就是边抄边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因为我没时间检查,质量好坏,只能随它去了。就如同送孩子去上学的家长一样,只要她摸了摸书本,这一天没虚度,我也就安心了。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学古诗文最重要的方法是放音频,让孩子听听听,听到呕吐为止。写到这里,嘉嘉妈妈来信息说,上车刚放古文音频,嘉嘉就说听了头痛,关了吧。我支招:那只能在她将醒未醒时放了。她回:没关,我跟她聊天,当是背景音乐。
当背景音乐,其实也是有效的,这是一个悄悄渗入的过程。当然家长能够陪孩子一起背诵朗读,那孩子会感觉学古诗文,就跟玩儿一样。
如果你家也有学龄娃,关注一下我,一起来切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1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