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大家都会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而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那就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了。
在继承了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治经济遗产以后,唐玄宗励精图治,终于在开元年间,将唐朝推向了新的高峰。此时的唐朝真的是个天朝上国,万邦来朝,而且国富民强,处处都是太平盛世。
然而,在天宝年间的时候,驻扎在范阳的安禄山却领三个藩镇之兵,以清君侧之名,大举对唐王朝进行攻击。一时间叛军所向披靡,唐朝东西二京洛阳和长安先后被安禄山占领,唐朝也在这次动乱中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可是后来在占领了长安之后,安禄山的燕军就开始瓜分唐王朝巨大的财富,所以未对逃往巴蜀的唐玄宗进行追击,从而让唐朝重新集结兵力。
再加上安禄山本人身患重病,其子还对于谁接班争得死去活来。所以浩荡一时的安禄山反叛立即就走向了颓势。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就应该歇菜了,可是在安禄山死后,又花了七年的时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那这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身为唐王朝统治者的唐玄宗没能做好平叛的决策。咱们都知道安禄山的燕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唐玄宗带着自己心爱的杨贵妃往四川跑路,而身为太子的李亨则去了甘肃,并且在灵武自己当了皇帝,遥尊老爹唐玄宗为太上皇。后来唐玄宗回来,又被儿子一直软禁起来,晚年十分的凄惨。等到唐肃宗李亨平定安禄山残党的时候,又命广平王为总指挥,而大将郭子仪任副指挥。
可是吧,唐肃宗这个人因为自己上位不正,所以对于权力是十分的谨慎。在广平王当了一段时间的总指挥之后,就被唐肃宗叫回长安陪自己了。唐肃宗这么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怕广平王有了势力之后夺自己的权,更怕郭子仪统领天下兵马,成为第二个安禄山。
其次,唐军在平叛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的指挥调度。唐军明明是六十万大军,后来却被一举击败。为了防止一家独大,唐肃宗便派了十个藩镇的节度使一起去讨伐,可是这里头又没个总负责人,所以一路上,这十镇联军是要多乱有多乱。
最后,唐肃宗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监鱼朝恩做了监军。虽说声势浩大的唐军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团团围住,可是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一个人是他们很难对付的,他就是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史思明。
史思明那也是个厉害人物啊,他一看唐军人数虽多,可是缺乏统一的指挥,于是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了唐军,然后发现唐军也就这么回事。所以便倾巢而出,唐军还不知道是谁,就被稀里糊涂打趴下了,兵败如山倒,六十万人就这么败了。
最后,“安史之乱”之所以能够维持八年,是因为这不仅仅是安禄山的反叛,而是四个人的反叛。在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就做了大燕的皇帝,而安庆绪死后,猛将史思明又将大燕的旗帜重新扛起,后来史思明没了,他儿子史朝义也上了道。
而唐军在平叛的过程中,先是和安禄山在东西二京中拉锯,后来史思明降唐,安庆绪的日子就到头了。
可是吧,唐军这乌合之众的样,看着史思明牙痒痒,他便果断的复叛。于是,史思明又成了大燕的人,唐军又开始讨伐史思明。前面说了,史思明可是员虎将,唐军怎么都打不过。后来是因为他儿子史朝义将他杀死了,唐军这才捏了个软柿子,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