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诸葛亮临终前,为保儿子平安,心生一计,保住了自己的儿子

诸葛亮临终前,为保儿子平安,心生一计,保住了自己的儿子

诸葛亮临终前,为保儿子平安,使出一计,保住了自己的儿子

导语:要说三国里面最有智慧和谋略的人,那当属诸葛亮。他出山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一个打拼了半辈子都一无所有的失败者,但得到诸葛亮辅佐后,仅仅两年时间就成为荆州的统治者,然后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拿下益州之后成功三分天下。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权臣,他深知历史上的权臣都没有好下场,在临终特意使出了一计,保住了自己儿子的安全。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继续往下看。

事情得从刘备托孤说起,不久前他刚刚经历夷陵之战的惨败,蜀中精锐因为他的指挥失误损失殆尽,同时也让荆州的丢失成为定局。尽管刘备很不满意这个结果,但事实胜于雄辩,他已经无力回天,看着被他折腾着千疮百孔的蜀汉帝国,刘备只能把它交给诸葛亮打理,而且还告诉他假如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自然不会取代刘禅,只能硬着头皮承担下振兴蜀汉这个重任,也做好了成为一个权臣的准备。

刘禅上位后蜀国上下事无巨细都由要经过诸葛亮的同意,对此朝中大臣并没有什么非议,反而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让他们非常轻松。起初刘禅也这么觉得,毕竟当时还很年轻,而且还很贪玩,有这么一个相父帮自己助理政务,何乐而不为呢?但没过几年后发现,朝中大臣只听诸葛亮的安排,很少经过过问自己的意见,为此刘禅知道可能要出事了,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变了。

诸葛亮自然知道刘禅的想法,于是请命北伐,毕竟现在兵精粮足,而且曹魏正在内乱是个天赐良机。光复汉室乃蜀汉立国之本,刘禅自然知道北伐的重要性,当即同意诸葛亮的请求,而且还亲自送北伐大军出征,还和诸葛亮上演了一场感人的君臣情谊。但遗憾的是,蜀汉的国力和魏国国力相差太大了,多次北伐无功而返,诸葛亮倾尽全力也没能帮蜀汉开疆拓土。临终前他知道玩大了,折腾了蜀汉而且还寸功未立,为保儿子平安,于是想出一条策略。

他给刘禅写信汇报这么多年的功绩,着重强调自己的苦劳,并且让刘禅不用照顾诸葛瞻,告诉刘禅自己已经给诸葛瞻留下几亩田和几百颗树,够他养活自己了。把权力交还给刘禅的同时也推荐蒋琬处理朝中事情,因为只有蒋琬才能平衡朝廷派系,才能保住蜀汉政权。刘禅看到诸葛亮这么上道,暗中派人清点了他的家产之后发现果然和他说的没什么两样,等诸葛亮死后刘禅果然没有为难诸葛瞻。

结语:其实诸葛亮和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他接手蜀汉那一刻也已经知道光复汉室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蜀汉拿什么和曹魏斗?但假如坐以待毙的话,蜀汉将会更快灭亡,而随着刘禅年纪渐长,自己这么一个权臣自然会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家人自然也会身首异处。与其说是诸葛亮自己北伐,还不如说是蜀汉政局逼他北伐。而诸葛亮的要求也简单,只要可以保护好家人,保护好诸葛瞻就可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8645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