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在一些小村庄或者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节省地方缩小成本,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学生的专心学术,当一座平静的小山村旁边多了一所大学时,这个地区的GDP就会暴涨了,今天我们来看一所大学养活一个村子。
第一:小吃街的盛行。一所大学如果是开放式的那么周边的小吃街一定很盛行,毕竟大家也都明白学校里的东西贵,而且富有竞争力的一点是:外面的饭菜确实比学校里面的便宜,也好吃有更多的选择,饭堂就那么大,大一一年都早已吃腻出去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主要一点饭堂里的饭菜实在不敢恭维,所以每天看到进进出出的是外卖小哥。
村民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剩下的稍微年龄大点的或留守村里的只要会做饭,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就可以挣不少钱,我们校外有几个炒面摊,运动会期间跟他们聊了聊他们一周可以挣到几千块钱,年利润十几万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达不到的年收入,大学生是一个消费团体,大量的资金在这流动,足够养活一方水土人。
第二:生日、老乡聚会等。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乡学子异乡聚会,又或者是舍友的生日聚会或者有什么领导请客吃饭之类的,这就使得当地的饮食服务行业大肆兴起,今天村长开个酒店,明天村支书开个餐馆的事屡见不鲜,能够吸金的事大家都可以做。
第三:这里的商机更多。学生能够对什么感兴趣,新鲜的有意思的都会吸引到他们,所以这里存在着更多的商机,大量Ktv、网吧和健身房的存在给予了越来越多周围村庄的人过来做生意,今天这个网吧开业,明天那个Ktv换老板,而且学校里面也有着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更多的人来服务整个校园,青壮年做生意在周边小生意兴隆,而上了年纪的阿姨们有的做了保洁人员,有的做了楼姨。总之提供大量的岗位学校安排了村里的大部分人,建校不到十年,村里的人便家家有车。
第四:考研党和情侣们的最爱-租房。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并不会选择回家,他们在村子里租了一间房,白天泡在图书馆里晚上回房子里学习,争取考研进入一所好的学校改变自己的现况。还有就是情侣们一起租房,情侣们周内都在上课没有空闲的时间出来玩,所以周末成为了他们出去游玩的好时间白天游玩一天晚上看个电影,回到村子里他们温馨的小家,这样的小家方便每周出去玩不至于回来的太晚没地方休息,这个不便细谈每周都是这样情侣房一到周末必是满客。
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学校熄灯太早,断电使得他很多事情做不了,而且学校里的网也是十分的差,村里的房子里有网线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好处。所以村里基本上每家都是包租公,家家户户都是满客,住的全是大学生。
综上所述:大学建立在村庄附近,实现了互利互盈,村名为大学生服务,大学生让村民致富,成为了他们经济上的衣食父母,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那么你的大学周边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欢迎留言下方,与我们进行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