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病,常为急性胆囊炎后遗症。在老年患者,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炎系由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以及胆红素和类胆质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隐痛和消化不良,常易被误诊为胃病。每在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时症状加重或引起急性发作。慢性胆囊炎患者除了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可辅以药粥食疗。
佛手内金山药粥
材料:佛手15克,鸡内金12克,山药30克,粳米0.15公斤。
做法:将佛手、鸡内金加水500毫升,先煎沸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山药共煮成粥,粥成调味即可。随意食之。
功效:健脾疏肝利胆。
佛手郁金粥
材料:佛手15克,郁金12克,粳米0.1公斤。
做法:将佛手、郁金、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成粥,去佛手、郁金,调味即可。作早晚餐服食,每日1剂。
功效:疏肝解郁。
金钱草粥
材料:新鲜金钱草60克(或干品30克),粳米0.1公斤,冰糖适量。
做法:金钱草切细,加水200毫升,煎至100亳升,去渣取汁,放入梗米、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早晚温热服食,每日1剂。
功效:通淋排石,利胆退黄。
黑豆川芎粥
材料: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0.1公斤,红糖适量。
做法:川芎水煎去渣,先将黑豆煮熟,再入粳米与川芎水同煮为粥,放入红糖即成。作早晚餐服食。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鸡内金粥
材料:鸡内金15克,粳米0.1公斤,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内金用小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将粳米、白糖入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粥将成时,放入鸡内金粉,再煮5分钟即成。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消食。
黄瓜薏苡仁粥
材料:黄瓜1条,薏苡仁50克,粳米0.1公斤。
做法:先将薏苡仁、粳米煮成粥,加入黄瓜片煮2~3分钟即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健脾清热利湿。
文字 | 《医药星期三》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报是全国邮发的,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的,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开设有“中华医药””中医精粹“”民族医药“”药膳食疗“等中医专版。全国邮发代号47-6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6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