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气很多疾病趁机作“乱”: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你的身体做好充足准备了吗?
呼吸科:保湿润燥
秋冬季,当冷空气来袭时,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同时冷空气会对病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病原菌更易侵入人体的鼻部甚至下呼吸道,容易诱发流感、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这个时候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不少人感觉口干舌燥,甚至出现流鼻血、嗓子疼、嘴唇干裂等情况。
室内空气长期不流通,容易变得污浊,滋生各种病毒和细菌。天气阳光明媚时,打开窗户多通风,如果家里有感冒病人,还可以用食醋在室内熏蒸一下。
风湿科:护好关节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最怕寒冬,老年患者常因气候寒冷而病情加重。年轻爱美一族,秋冬季爱穿裙装,这可能导致膝关节、踝关节疾病产生。
对于关节炎患者,除了做好全身保暖,更应注意做好局部保暖。对于关节炎患者,可通过不同的锻炼方式,有针对性地锻炼关节各部位,做一些提拉、伸展运动,使患病部位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减轻关节疼痛症状。
风湿病患者睡前可以用温水泡泡脚,同时用热毛巾热敷一下关节,对病痛的缓解大有裨益。
心血管科:知冷知热
随着马上要进入冬季,气温降低,人的血压也可能变得不“安分”。
平时血压控制很好的高血压患者会突然血压升高,一旦血压出问题,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其他并发症风险也将提高。
这个时候心血管病人更要关注血压,勤测量,多留心,若出现太大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心血管患者更要“知冷知热”,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因室内外温差太大,着凉感冒。雾霾较重的天气外出,或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时,最好戴口罩。
内分泌科:足部保暖
秋冬季是糖尿病患者比较难熬的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是糖尿病人的重中之重。
在气温骤降的寒潮天气里,患者要多留意自己的血糖波动,密切监测血糖,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另外,糖尿病人常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要重点注意脚部保暖,睡觉时不妨穿双宽松点的棉袜。外出时不要怕麻烦,戴上帽子、口罩、手套。
运动科:适时适度
秋冬季清晨时分是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高发时段,加上清晨光线不足等因素,会使运动风险增高。因此,对老年人来说,秋冬季锻炼不宜过早。最适宜的锻炼时间是下午或日出之后。
慢性疾病患者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力量练习为辅,柔韧性和平衡练习为补充。
锻炼时“倾听自己身体声音”,如果运动过程出现胸痛、心慌、呼吸紊乱等症状,一定要及时降低运动强度,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如不能缓解,要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选择一些强度较低、安全性高的运动,比如步行、太极、瑜伽等。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选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气功等。
注意:这个季节饮食不应一味进补,注意均衡营养。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对血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来源:最紧要健康GRT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4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