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宝贝都知道,自己是经过妈妈辛苦的十个月的怀孕,最终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对于每一个怀孕的女性来说,都希望小宝贝健康出生,卸下重担,让自己一直紧绷的一根弦放松下来。当怀孕的妈妈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医院往往会根据每一位妈妈的不同的身体情况,羊水中的孩子的生长情况,给出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一个预计生产的日子。
当宝宝预计出生的日子快要来临时,大多数妈妈的心情都是紧张而兴奋的,提前很久便开始准备迎接他的到来。大部分的小宝贝都能在预定日子的前后不久来到这个世界上,当然,数据显示,也有一些小宝贝到了预定的日子,却迟迟的不肯出来。超出预计生产的日子好久,小宝贝还没有出来,准妈妈便该注意了!
前两天手机推送的一个新闻,让人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萌萌是一个比较迷信的人,在自己怀孕之后,就去找了一个号称会周易预测的人,让他帮忙算一下小宝贝什么时候出生对孩子最好。那个预测者给出了一个比医院给出时间还晚几天的日子。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医院给出的预计分娩的日子了。丈夫着手开始给萌萌办理住院手续,萌萌却坚决地拒绝了,她说,小宝贝出生的最佳日子还没有到。丈夫没办法,只好顺着她。过了好几天,医院这边开始着急了,劝说萌萌的丈夫,说再不把小宝贝生出来,母子的性命都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丈夫也顾不上萌萌的想法了,把她送到医院强行安排了剖腹产手术。小宝贝出生之后,萌萌都傻掉了。小宝贝有先天性面部畸形,还有典型的肺部被感染的症状,健康状况很差。萌萌悔不当初。
作为一个准备当妈妈的人,十月怀胎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在预计生产的日子的前后几天生小宝贝都属于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如果超过预计生产的日子一个月之内还没有动静,对孩子和孕妇都会造成性命威胁。萌萌这样封建迷信,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负责。
预计生产的日子过去好久没有产娃怎么办
每个准妈妈的身体状况不同,不同时期内胎儿发育状况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预计生产的日子也是不同的。同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预估,是有依据的,但准确性不会很高。事实上,研究表明,只有5%的女性会在预计的日子当天产下。
所以,现实生活中,在预计生产的日子的前后几天生出孩子,都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赶早不赶晚。在预计生产的日子已经过了,怀孕的妈妈还没有生产的迹象的话,其实是很需要被重视。如果预计生产的日子过去14天,准妈妈还没有分娩的样子,这在医学上已经是"过期妊娠"。这个是高危妊娠之一,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长时间使胎盘的作用低落、有所减退,可能无法提供给孩子必须的生存物质,孩子有可能会因缺乏基础的氧气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所以一般在怀孕四十个礼拜的时候,怀孕的妈妈们就可以准备迎接一下小宝宝的到来。但是如果已经超过了四十个礼拜,但是肚子里的小宝贝还是一个不着急的样子,这个要再进行专门的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判断是否要进行催产。如果一直等下去不作为,胎盘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羊水量日渐减少,变得不透明,孩子不能有一个舒适基础的环境,这些会对妈妈和小宝贝的性命造成不利因素。
同时,各位妈妈也可以根据以下建议做一些相应的措施。
1、 根据医生建议做一些锻炼
如果到了预计生产的日子之后,肚子里的孩小宝贝还没有要出来的迹象的话,怀孕的妈妈们就需要做一些加强运动。直立方面的运动,可以让胎儿可以快一点入盆。同时也可以对怀孕的妈妈的盆底的肌肉进行锻炼,可以在分娩的时候减轻一点负担。不过夫妇出去锻炼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紧紧伴随,避免出现一些紧急的情况。
散步是孕晚期一个比较合适的一个运动,不仅仅可以让怀孕的妈妈吸入一个新鲜的空气和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同时也可以帮助肚子里的宝宝入盆,同时也可以让骨盆的韧带松弛。同时产前体操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也可以增加骨盆盆底肌肉的弹性和韧性。
同时也会有医生去建议这个时候的妈妈们,去爬楼梯。这个活动不仅仅可以帮助大腿部位的肌肉得到一个合适的锻炼,对于宝宝安全的入盆,也是有帮助的。
2、B超检查
如果超过预计生产的日子,怀孕的妈妈的肚子里还没有动静的话,需要做一个B超的检查,参考一些数值来进行具体的判断。
胎盘的成熟度如果已经到了三度的话,就说明胎儿已经不需要氧气和营养了,需要考虑药物的催生。同时羊水量和胎儿大小以及脐带的血流速度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都是需要考虑去药物催生,避免造成危险。
3、根据医嘱吃催生药
怀孕的妈妈进行药物催生之前,是需要做一系列的专门的检查的,避免因为错误的判断,对胎儿造成一个伤害。往往需要评估的是胎盘的功能之后,或者根据B超的检查结果。最后再做出一个决定。如果一切数据都在正常范围的时候,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一个检查。
所以说,为了各位宝宝的健康出生,各位准妈妈都要听从医院的权威建议,不要用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健康去试探封建东西的成效。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4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