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锂电大变局:龙头占去半壁江山后,供应商从巅峰变落魄仅用1年

锂电大变局:龙头占去半壁江山后,供应商从巅峰变落魄仅用1年

知势研究局 头条首发

2019年的上半年,宁德时代在三元电池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得到空前强化。

其结果就是,超强大的产业话语权,让原本强势的锂电行业中上游企业滑落凡尘,短短一年,就从年赚10亿变成亏损!

要分析一个行业,我们必须先看它的产业链布局。上面这张产业布局图,是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分布:

上游的公司主要是原材料公司。主要是在锂电应用广泛的基本金属锂、镍钴锰等。典型的代表是华友钴业。

中上游的公司仍然是原材料公司,这包括了三元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

正负极材料的龙头,国外是三菱化学,而国内是杉杉能源和当升科技。

电解液领域,国内的主要代表是新宙邦。

而将中游公司的产品进行整合的,则是电芯制造和pack封装商。这是技术活,这个行业里面现在出现了一个超级玩家,宁德时代。

我们从上面的公司中,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对比。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各家公司的实力对比和此消彼长。

宁德时代无疑是这其中的大赢家。7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4亿至22.77亿。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超过100%。称之为锂电巨头,当之无愧

而原材料部分,最上游的锂,显然利润衰减得最厉害。一年之间,随着上游产能的投放,对锂的供给大增,价格一下崩了下来。代表企业华友钴业的状况可以说是一下从天上掉落凡间,去年三季度末还有19亿利润在手,到今年一季度利润就只剩下1000多万了。

中游部分,新宙邦、天赐材料和杉杉股份同样出现了利润大衰减,去年利润10亿以上的杉杉股份,一季度利润仅有4000万;原料的产能严重供过于求,原本别人求着供货的格局马上逆转,轮到他们求下游的电池厂继续加大订单了。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这就是此消彼长,原本要承受原材料高价的宁德时代,凭借节节攀升的市场占有率获得了产业链话语权。

以上半年的数据为例,宁德时代一季度电池装机规模达到13.6GWh,同比增加109%,排名行业第一,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这意味着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45%,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作为比较,排名第二的电池厂国轩高科装机容量占比是7%,根本不可能挑战宁德的垄断地位。

也就是说,在电池厂领域,有着超高市场占有率的巨头压阵,在获得行业话语权的情况下,充分挤压上游利润就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一方面是锂电原材料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是电池厂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样导致的结果很清晰:接下来,由于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基本完成,从锂电池厂商的角度来说,最明确的经营策略应该是继续挤压上游的利润空间,同时给下游的车商提供降价空间。

其实,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高续航的新能源车,就已经在续航方面提升到了500公里这一水平线上,这背后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个产业变化——电池增配了,同时也变相降价了。这一年锂电池行业的大变局并非偶然。

也许,这对中上游厂商来说,很是残酷。从上述原料公司的股价就可以看到,这样突如其来的冲击,对他们的影响实在相当大。

不过,从更高的角度看,这对行业对用户都是好事。

曾几何时,三元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钴一吨高达70万元,堪称阻碍新能源车普及的最大拦路虎。

然而,正如NCM(镍钴锰)电池中三元材料的配比从5:2:3到6:2:2再到8:1:1,技术进步不仅大幅减少了钴的使用,同时也改变了看似坚不可摧的产业格局;而市场需要更安全的电池,则意味着在锂电池技术上,未来有可能选择固态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等更新的技术。

而今年以来新能源政策上提出的“多条技术路线并行”,让氢燃料汽车、燃料电池等技术同样成为选择,客观上也是出自避免锂电一家独大走歪方向的考虑。

在资源型企业黯然败走的背后,行业格局从资源说了算转到目前由市场和技术主导,这是锂电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也足以为更多企业家为鉴:在这个技术创新的年代,资源,绝不是让你足以安枕无忧的护城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410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