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些大脑的基础知识,帮助你简单有效地培育孩子。
文|金弋
编辑|金弋
本书作者丹尼尔·西格尔与蒂娜·佩恩·布赖森,一个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一个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知名育儿专家。
两人合作讲述“发展式教育”,把全脑教育法带给为教育孩子烦恼的家长们。这个方法已经风靡美国,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育方式。
这本书适用于任何抚养、照顾孩子的人,书中的教养法重点关注0~12岁的儿童,包括学步儿童、学龄儿童和十几岁的少年。
全脑教养法,顾名思义把大脑科学结合起来的教养方法,读起来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中引入了一个关于儿童思维拓展的核心概念——整合,作者分别从整合左右脑、整合上下脑、整合记忆、整合自我、整合自我和他人这几个方面介绍怎样帮孩子整合大脑,拓展孩子思维。
书中大部分章节都以案例出发,介绍全脑教育法的具体操作,便于理解学习。整本书短小精悍,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阅读。
1 整合左右脑
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当孩子出现困惑、混乱、暴躁不安、不能处理手头的情况、崩溃甚至攻击他人时,孩子的大脑处于分裂状态,需要家长帮助。
帮助孩子整合大脑,让他们的大脑发挥各自的功能。
左右脑协调运作,左脑负责逻辑,右脑负责情感;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协调运作,上层大脑拥有高级分析思维,下层大脑则负责直觉、本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右脑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肆意、任性。
家长要教会孩子整合大脑,让左右脑同时工作,学会积极处理情绪,让他们避免混乱,回归快乐。
一个小男孩目睹保姆发病、发生车祸,见到妈妈时不停哭泣、反复念着保姆的名字。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不停地安慰孩子,然后寻机转移孩子视线,尽量避免孩子再次接触相关信息。
但是在作者看来,以上方法并不能有效化解孩子的恐惧和惊慌,可能孩子表面上恢复平静,但事实上一些伤害已经隐藏起来。
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复述故事,不断让孩子回想起保姆发病、车祸的情景、救援的情景,在孩子足够了解事实的同时安慰孩子,给予安全感,这样才可以化解孩子的恐惧。
这个方法符合左右大脑的分工规律,其中一遍一遍的复述故事,孩子左脑在不断提取事故的细节和逻辑,可以帮助化解右脑的恐惧,摆脱情绪的控制。
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及时消除小男孩的恐惧,这场事故遗留的消极情绪将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孩子可能会变得害怕车辆,或者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失控……
2 整合上下脑
书中,作者将我们的大脑比作一座房子,有左右也有上下,方位不同,分工也不同。下层大脑控制本能,我们出生时就十分发达,而拥有高级分析思维的上层大脑要到成年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很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优秀品质,都产生于上层大脑,比如:明智的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自我认识、共情、道德。
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就是要唤醒孩子的上层大脑。具体唤醒方式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在书中都有列举。
但是,上层大脑不仅仅产生优秀的品质,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也会随之而来。
一个很有趣的对比,上层怒火与下层怒火
上层怒火,即孩子有策略地在采取行动,希望通过行动得到想要的结果,比如为了玩具在商场里撒泼哭闹。
下层怒火,即与上层怒火相反,没有任何策略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已。
那么面对这两种怒火,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建议:
对待上层怒火,家长需要快速设立牢固的边界,即不和孩子谈判,明确指出不喜欢孩子类似的行为,提醒孩子尽快收敛。如果孩子仍旧不改,那么该有的惩罚,家长应该说到做到。
对待下层怒火,家长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多聆听关注孩子的需要。
3 整合记忆
关于记忆,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真相: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一个妈妈给小宝宝换尿不湿,并不需要叙述那一系列的动作,直接做就是了。那样不假思索换尿不湿的记忆就是内隐记忆。
过去的经验影响现在的行为,你根本意识不到记忆的存在,是内隐记忆的显著特征。
但是,如果问你第一次给小宝宝换尿不湿的经历,你会想起手忙脚乱的自己,孩子哇哇的哭声等情景,这就是外显记忆。你可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回忆。
生活中,两种记忆共同运行,不动声色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无法察觉的内隐记忆出现问题时,会让你无从下手。
孩子一个莫名其妙、不同寻常的表现,有可能就是内隐记忆在作怪,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小男孩不愿意去上游泳课,就算是约上最好的朋友也不愿意去,父母问他原因,他也不知道。
后来小男孩的父母分析,症结可能在于小男孩的某次经历,但这些孩子并没有意识到。
果然,和孩子的聊天中母亲发现,原来在以前的游泳课中老师都很严格,把孩子从跳水板上推下去,又按着孩子的头在水里憋气。
正是这些糟糕的经历,让小男孩排斥上游泳课。
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呢?母亲的方法很简单:
让内隐记忆外显化,并赋予意义。
搞清楚恐惧的来源,孩子的恐惧就已经消减了一部分。
而在后续的谈话中,母亲引导孩子回忆学游泳的细节,不断用言语提醒孩子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让孩子意识到那不过是一次学游泳的经历,不能影响自己对游泳本身的喜爱……
从内隐记忆到外显记忆的转化,过程中不断洞察、理解、疗愈内心,其实就是整合记忆的重要意义。
——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知识不少,尤其贴心的是在最后的附录部分:将0~12岁的儿童全脑教育的不同方式分四个阶段一一列出,可供不同年龄段的家长随时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不适合“快餐式”阅读,一些专业名词需要重点理解。
上期赠书获奖名单
近10万父母学习的“蒙氏父母课”,有什么好?| 一年读50本书计划(9)
请获奖人把邮寄地址发到后台
@花 @flower @陈波
赠书福利
在每周末的读书专栏下面,回复走心留言,分享读书心得,或推荐类似书籍,点赞数较多的粉丝(不单纯按照点赞数来计算,还要看留言质量,留言较少则不送),有可能获得《家人》送出的赠书一本,本期赠书为《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经典版)》
统计时间截至每周四16:00,获奖名单于下次每周末(周六或周日)读书专栏公布。
❖ 原 创 文 字,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转 载 需 授 权 ❖
亲子教育│父母成长│家庭关系
关注我
与家人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