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袁咏仪说自己太严厉儿子不喜欢她,父母如何做到,对孩子不严厉?

袁咏仪说自己太严厉儿子不喜欢她,父母如何做到,对孩子不严厉?

01、上个周末,我和儿子在广场的一角处正玩着跷跷板。这时在我们旁边有位妈妈,正和她的儿子和女儿在玩踢球的游戏,玩着玩着,她儿子不小心把球踢到远处的草丛旁,那位妈妈看到后便开始责备他儿子,让她儿子跑过去把球捡回来。

而那个小男孩没有过去捡,他妈妈便开始严厉地警告他:“再不捡,我就打你。”听到这句话,那个小男孩还是没去捡。她妈妈又吼道:“你不捡是不是,说你不听,看我打死你不。”说着便伸手去打那个小男孩的手臂。

由于那位妈妈过于严厉的语言和粗暴的行为,让那个小男孩倍感委屈,他一下子哭了起来。他在哭的过程中,妈妈仍然在不停地指责他。无奈之下,他对他妈妈说出了自己内心话:“妈妈,求求你,你别这样说我好不好。”

其实,这个小男孩看起来也只不过三、四岁的样子,这么小的他开始去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我们感受到他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他妈妈的理解和尊重。而一直站在他旁边的妈妈,却毫无觉察这样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多大。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做到理解和尊重,而是一味地过于严厉,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也不再是一个“好爸爸”和“好妈妈”了。

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档节目《童言有计》,节目组要求,让小朋友们给自己的爸爸“打分”。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小朋友都给自己心目中的爸爸打了一个满意的分数,唯独一个叫梓墨的小朋友,做出了令人诧异的举动,给自己的爸爸打了一个“0”分,还一直声称愿意把他的爸爸换掉。

大家都知道,他的爸爸一直都很爱他,只不过对他管的过于严厉。他做错事时了,爸爸总是会凶他,所以他不喜欢他爸爸,想着反抗,甚至想着要逃离自己的爸爸。显而易见,孩子在成长中的一些变化都是来源于平时父母对他的管教方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最直接的影响人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语言暗示起到了关键作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02、父母太严厉,孩子会变得不够自信、甚至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

记得知乎上一个网友曾说:他小的时候很害怕他的妈妈,因为他的妈妈很严厉,在他5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教他怎么认时间,他妈妈教他的时候,总是在他面前放一台闹钟,还拿着长尺用很凶的语气说,看你还敢说错。他就在妈妈这种管束下,成为了一个不自信的乖孩子。

父母过于严厉,孩子往往会变得担心、害怕起来,不敢反抗,然后在情绪上开始慢慢地压抑自己。即使有时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害怕遭到父母的反对或惩罚,开始不愿意同父母进行交流。这样慢慢地影响到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够自信。

由此,父母过于严厉不仅让孩子变得不够自信,甚至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发展。《当妈妈后》第一期中,袁咏仪说,在他儿子心目中,她一直是一个很严肃的妈妈。她一直对他儿子有要求,总喜欢对他儿子说“不可以”三个字。

随着她儿子慢慢地长大,他儿子就会认为到她的一些不对,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她儿子开始不喜欢她,甚至还很讨厌她,不愿意和她说话。

相信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初心都是好的,但是少于对孩子尊重,过于对孩子管得太严厉,总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实,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父母对孩子太过于严厉,孩子就会想着去反抗,便想着去摆脱这种控制,于是慢慢地变得开始疏远父母。

03、父母如何让自己变得不那么严厉,要怎么做孩子才会喜欢你

心理学家贝克也曾说:对子女督促过严的父母,也许可以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也会使子女有不安、依赖、胆怯、敢怒不敢言、不爱做劳心工作,以及不喜欢参加有创造性的活动性的活动等缺点。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也提到我们对孩子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不要严厉和惩罚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和自信地成长起来,相信这样也有利于你和他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智慧的父母通常都会和孩子之间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过于严厉,一味地进行控制指责,而是一直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他们通常从以下几点做到对孩子不那么严厉。

1、给孩子一个温和的成长环境

王弢说:他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温和的成长环境,因为他深知自己从小在父母的喝斥下长大,被他的父母要求着去做各种训练。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和当年的自己一样被父母严厉的管教,他经常用空闲的时间,陪他儿子一起读绘本,玩耍,教他儿子学习音乐,也会给他儿子讲很多的故事,所以,他和他儿子在一起相处的很舒服、也很快乐。

2、用心倾听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回应

《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敞开心扉,倾尽全力去感受孩子的想法。用心倾听,留意孩子表达的信息,而不是只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不会立刻明白孩子的意思,也要知道他在向你表达想要满足某种需求的愿望。

陈美玲在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做法值得借鉴。有次,她正在炒菜时,他的二儿子问她了一个问题,当她听到儿子的请求后,立即把火关掉,给儿子最及时的回应,然后同儿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当父母用心去倾听孩子时,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这样孩子也不会随意发脾气吵闹,父母更不会因没有及时回答孩子的问题,而受孩子吵闹的情绪,进而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训斥。

3、学会尊重孩子,肯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爸爸去哪》一期中,陈小春和他儿子在赶回去做晚餐的路上。他儿子手里拿着一个喇叭,边走边玩,一直慢悠悠的样子。陈小春看着很着急,便对他儿子大声说,快点!他儿子看到他当时那严厉的样子,便委屈地问他:“怎么了,能不能不生气?”

那一刻,他儿子给他的触动特别大,他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严厉的行为是不对的,便及时给他儿子说对不起。最后,他儿子也接受了他的道歉,陈小春自己也坦言:相信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段对话。所以,在后面的几集中,陈小春态度温和多了,他开始用心考虑他儿子的一些感受。

在陪孩子成长过程中,当我们真的对孩子的做法不妥时,要及时给孩子说一句对不起。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你的真诚,他才会愿意和你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信这样做,还能更好地有利于你们之间亲子关系的稳步发展。

蔡康永曾说:父母对孩子来说,最珍贵的就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想要他变成的人。

最后,愿我们每个父母不要对孩子太过于严厉,如果你真的为孩子好,就允许孩子真正地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而不是依照我们的方式让他成长起来。

  • 不完美妈妈
  • 音乐

收藏

举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35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