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探讨“国际教育和交流的新趋势”的国际研讨会上,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发表演讲,分享他对全球高等教育的见解。
以下是宋永华校长的讲辞:
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与今日的研讨会。今日,世界正在经历过去一世纪从未出现的重大改变。有两个趋势正在改变高等教育:新全球化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过去十年,跨越国界的学术和研究机会不断出现,学者的国际流动呈指数增长。然而,一股反全球化的运动正慢慢形成,阻碍学者的国际流动。我们见到有些政府的外交和移民政策降低了国际学生的流动,限制了合作交流。但同时,中国欢迎国际学生,成为国际学生在亚洲留学的首选。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大学和国际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2018年,来自196个国家超过492,000名国际学生来到中国的大学读书。
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势头增大。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人工智能、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正深深改变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的教育。由于科技愈趋先进,愈来愈多人从科技获益,我们必须面对的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让科技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例如,我们应如何确保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益处?
这些挑战需要由各地的教育界共同响应。今日,我们齐集专家学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历寻找答案。在澳大,我们正在建立新的全球策略,以响应这些挑战。澳大致力发展成为出色及国际公认的卓越高等教育学府。澳大得天独厚,拥有三文四语的特质,国际化全球第九。澳大将会继续推动国际化发展,以达到“立足澳门,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今年较早时,澳大推出了新的“RISE”整体发展策略,焦点放在四方面:Relevance (适切性)、Impact (影响性)、Significance (显著性) 及Excellence (卓越性)。该策略强调对外合作要达到“4S”,“4S”即国际化发展必须战略性(Strategic),实质性(Substantial),具体性 (Specific),以及可持续性 (Sustainable)。“4S”国际化策略配合“RISE”整体策略,以达致澳大的办学目标。
为了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澳大亦为研究及转化提出了“PICK”研究策略,即要求师生的研究采用“以问题为本方法”(Problem-orientated approach),加强跨学科合作(Interdisciplinary partnership)、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以及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ability)的能力,从而服务创新驱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澳大拥有亚洲最具规模的住宿式书院系统,为最基本的问题提供答案:我们应该培育怎样的学生?如何培育?澳大期望毕业生除了能够服务本地社群及心系祖国,亦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过书院内的体验学习和书院导师系统,能够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响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学生在书院的学习亦会掌握跨文化沟通和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学生明白世上文明的多样性,各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各位,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朝最初的目标进发。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盛,让社会更和谐,以及让世界更美好。今日,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来到澳大,探讨国际教育和交流的新趋势,我们期待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集思广益,我相信我们能够为教育、国家、及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