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故事】本期人物:江畔
什么鬼咖啡老板娘。
一位爱养金鱼、爱种兰花、爱弹古琴、爱逛古玩城、爱喝茶和咖啡的“退休老年人”。
秋天的云总是呆呆的,远远看一眼,连步履也会跟着慢下来~
这种季节,特别适合找一间小店、发一杯咖啡的呆,毕竟生活不容易,做点喜欢的事取悦自己,很重要。
于是,当我在建国南路斗富一桥东河下——靠近河坊街的无人巷子里,偶遇一间很小的咖啡馆什么鬼时,立刻就进去了。
店很小,一共三桌,但有一种天然的治愈感;店很红,杭城第一舒芙蕾、四大神兽超萌拉花各种称号,如雷贯耳。
走进去,在吧台就坐,点了一杯龙猫拿铁、要了一份舒芙蕾。
舒芙蕾照片 by 菠萝
老板娘江畔刚好也在,娇小的身材、爽朗的笑声、丰富的经历。
当你走进这里,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会被她吸引,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让人不断想往下翻。
8年电台记者,30岁就选择退休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和老公两地分居一年的江畔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南下杭州与老公会师,进入杭州91.8广播电台做起了路况记者。
“我结婚很早,跟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来杭州,我在北京工作,但两地分居久了最大问题是不同频:有时他很忙我很空,有时反过来,矛盾就会多很多。有次又吵到大半夜,我突然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要么两人相聚,要么分手。想了想,还是喜欢这个人胜过我的工作,就来了杭州。”
别人看着,她是为了爱情奔赴千里,江畔却不这样看自己。
“不是为了爱情,是为了自己,就看自己内心深处更在乎什么,或者更想得到什么。”
在电台一干就是八个年头,五年前的某一天,江畔突然决定,退休、不干了。
“没有以往的感觉,没意思了。刚进这行的时候,觉得哇每一天都是新的,慢慢慢慢这种感觉就少了。而且你也看得到头,前辈们工作了十几二十年,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你未来就是什么样子。哪怕很努力,当上主任、当上总监、当上台长,又能怎样?那种生活不是我喜欢的。”
想清楚了,她就真的不干了,那一年,她还没到30岁。
“疲劳是累积的,我不是怕辛苦或累,而是职业疲惫感,就想休息一下。”
开个“什么鬼”咖啡馆
辞职之后总不能在家干待着吧,江畔心里琢磨着干点啥。
老公说:“开个什么鬼咖啡馆?”她就真的开了个“什么鬼”咖啡馆。
刚好有个姐妹觉得做家庭主妇快要得抑郁症了,说一起开,她们就找了这么一个地方。
“这家店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大家觉得太小了,但第一我们只有两个人,照顾不了太多客人;第二真没有太大野心,做大做强挂牌上市?真没有。就是退休以后找点事做,就这么简单。”
什么鬼刚开始没什么生意,很空,退休心态的江畔倒是每天乐呵呵地,佛系得不行。
“开店开倒灶了无所谓,大不了回家老公养我。而且这家店很小嘛,投资也很少,全部亏掉我也亏得起,就当自己消费了,反正平时也要喝咖啡的嘛!”
后来店名气渐渐大了,开始忙起来,她一直在吧台洗杯刷碗,心想:“欸!我是来退休的,怎么来刷碗了?”
每次有客人跟她说羡慕她的生活,也想开一家这样的店,她就会发自肺腑地让客人先来店里刷半个月碗,再说要不要开这么一家店的事情。
“很多事情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你心态很好,客人也会喜欢你的状态,因为会感受到那种放松,就会很放心。”
有人说咖啡不过是一种饮料,但江畔并不这么认为。
“咖啡是一段时光。你喝这一杯咖啡,你其实享受的是这一整个情景,你坐在这里,晒着太阳,听着音乐,喝着咖啡,这一段时光,如果错过了,咖啡再好都没有意义。如果你是焦头烂额的状态下,我把最好的咖啡给你,你也喝不出什么。”
说到最受欢迎的舒芙蕾,其实她们不是杭州第一家做的,早些时候,舒芙蕾还只能在一些高档的甜品店才会提供,而且价格昂贵。
在什么鬼点一份舒芙蕾,你首先需要一点耐心,等上半个小时。
“每一份都是料备好,从零开始,从鸡蛋、牛奶、面粉开始单独做。你坐在这里,我就开始帮你做,30到40分钟你要硬等;你离开这家店,我就不做的。一开始大家都说,不可能,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一个甜品等三四十分钟,你要亏本的。”
后来事实证明,江畔的判断是对的,而且有这么多客人慕名而来。
photo by 菠萝
咖啡当然也重要,但决定咖啡时光的意义,是它让你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有个喘口气的地方。
“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微妙,像是朋友,又是客人,我也是主人,在一种最简单的人际相处关系中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真诚。”
也有很多人建议她换一个大一点地方,但是她不舍得。
“如果我换成一个大的地方,我们还能这样聊天吗?我还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客人的感受吗?做不到的。”
生意是生意,又不是生意
咖啡馆比朋友家又多了一点随意,就是你可以自由选择在这里待着的方式。
什么鬼在这条巷子里已经深入到周围居民的烟火气中,上班路过、下班经过、出差回来、买菜去,大叔大妈姑娘小伙走过路过都会和江畔打声招呼,非常日常的对话,却是最有温度的人情味。
“我不是把它当成一门生意在做,我只是在这里有这么个退休待着的地方,退休很无聊的你知不知道,我很喜欢别人过来跟我聊聊天。”
什么鬼的窗子,除了下雨,永远开着,不用进门就能聊天
抱着退休的佛系心态在打理“什么鬼”的江畔,五年来,没有做过半毛钱有偿广告,没有要一个客人删过一条差评,更没有讨过一个好评,甚至连折扣、优惠、套餐,这些基本操作都没有。
“很多人说我是媒体出身,擅长营销宣传推广,但我如果愿意做这么多营销策划,我为什么要来干咖啡呢?我原来的工作不挺好吗?只要专注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
江畔的这家咖啡馆当然是盈利的,一个正常运营的公司是需要合适的利润的,如果完全没有利润,她怎么养活员工?拿什么资本用好的原料?
“但如果利润太高,客人不是傻子哦,他会觉得太黑了,下次不来了,他不会觉得你的产品有问题,他会觉得你人品有问题,你讨好我都是为了钱,客人会从我眼里看到钱。”
佛系如江畔,身上有某种左右大局的力量和曾经沧海的淡然。
“我年轻的时候看《货币战争》,太恐怖了,连我赚到口袋里的钱都不归我说了算,这真是太恐怖了。当经历了一些事后,你会发现人生本来就不在你手里,都是被推着走的。不要很强迫说我要怎样怎样,而是,既然这样,那我就试试去做吧。在这个前提下,再看看能不能把它做好,也是跟自己的一种和解。”
“什么鬼”的英文名叫Funky Soul,意思就是说很多事情不要太较真,开开玩笑就过去了,不用太使力,放松一点。
“我也很意外,没想到能活这么久。去年店庆,有老客在我们店门口挂了块牌子,上面写距离百年老店,还有96年,我说可以可以可以,没毛病,这是这么回事!哈哈哈哈~”
四次自驾西藏,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江畔和老公每年都有一个固定动作,旅行,每次去都是20天到一个月左右。
其中,西藏是他们去得最多的,前后去了四次,都是自驾。
在吧台边,是一面照片墙,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她俩去西藏的种种瞬间。
“这张是有次下暴雪,车子陷到雪坑里,我们在挖车。把车子从雪坑里挖出来后,我俩就坐在车后面,喝起了热咖啡,眼前是广阔的雪,那感觉!”
“这是色林错,西藏第一大湖,我在湖边碰到了好几只刚刚出生不久的藏原羊。第一次离野生动物这么近,不动,它们就会来接近你。有只小藏原羊在湖边吃草,我心里就想,你乖一点,往那边上站一点,我给你拍张照,它看了我一眼,就哒哒哒站到那边去了!它听得懂我说话!像神迹,巨大的感动!”
“这张光屁股的背影是我老公,在达格架地热温泉,就是珠峰大本营下来一点,海拔5068米。藏民拖家带口在那里泡澡,泡爽了就躺在棉被上晒太阳,男女老少都是全裸的,那是我泡过最棒的温泉!”
“这张是三月底四月初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上面是冰川雪原,下面是桃花,大自然有多么的神奇!而且桃花特别特别大,和我们江南的桃花不一样,我们这边娇艳欲滴,那边风尘仆仆却一样好看。”
记忆是会变黑白的,但是照片不会。
看着照片,你会想起来你去过什么地方,或美好、或窘迫。
“开店也好,上班也好,大家一定要去一下西藏!”
到西藏,人会莫名相信有神,会产生宗教信仰,在巍峨的雪山面前,它对人类是碾压式的,人太渺小了。
“我们出去旅行,店就扔给员工,死活都由着他们去了,员工每次都威胁我,老板娘你再不回来坟头草都要长3米高了哈哈哈~”
但他们还是经常去浪。照片越贴越多,都满满一面墙了
懂得了琴韵,就能够与先贤千年对话
江畔学了4年古琴,目前已经是6级的水平,最高是十级,尽管她依然佛系,每年只学一点点。
“古琴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表演,是陪伴。自古以来都只对至交好友弹奏,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弹。古琴有很多音是很小很细微的,中国人称之为“韵”,你只有很安静很安静,才能听得到这种声音。”
古琴很有趣,为什么叫知音难求?
第一你要懂琴;第二要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第三才能听得出这首曲子哪里弹得不对,所以叫“曲有误,周郎顾”。
一个懂琴韵的人,他懂得琴理,是一种对话:能听得懂你今天有点浮躁,你今天有点安静。
“为什么我要学古琴,学一些古人的东西,当你开始觉得困惑迷茫的时候,你会觉得不是一个人,这些先贤们就像星辰一样,在天上看着你,因为你跟他们有一样的情境。”
江畔特别喜欢的一首古琴曲是嵇康的《酒狂》,很多人知道嵇康,但很少有人听过这首曲子。
“嵇康是一个狂人,他经常喝酒,很狂放,但是曲子里仅仅是他喝完酒的醉态吗?不是,他可能是借助喝酒表现出狂态,以表达心中的悲愤。到了某个岁数会知道,悲愤不是大哭大闹。”
从“什么鬼”出来的时候,天上的呆云已经替换上了蓝紫色的晚霞,一些焦锅味从旁边民居飘出来,一时竟回想不起这个午后,喝了多少杯咖啡。
流水不争先,却争得滔滔不绝,人间事,也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