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生活中,家长提到孩子闹情绪就显得很无奈,有时候家长真的搞不懂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上一秒钟在那里玩得很开心,下一秒大哭起来。在那里哭得声音都嘶哑了,突然之间又呵呵的笑起来。半夜三更,在那里开心的玩着,怎么叫都不肯睡。不给玩具玩,就发脾气、扔东西等等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会碰到很多事情,他们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闹情绪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孩子不太会有过激的行为,通常都是保持开心快乐的情绪,不开心的情绪也很快就过去,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
有儿童心理书籍指出:儿童保持情绪愉悦,是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0至6岁的儿童是情绪调节的萌芽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和调节孩子情绪的最重要时期。
一、孩子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在生活上,家长通过细心观察,会发现孩子的一些情绪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特别纯真,想法也单纯,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都在脸上和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孩子的情绪容易外露。
他们还特别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和人感染到。比如,1岁多的孩子看到别人哭,他会哭起来。除此之外,还容易做出冲动。
宝宝有时候突然之间会打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言语还不太会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又不清楚,就造成他们做出冲动来。然后他们的情绪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时,很快被转移。所以,孩子的情绪变化还是没有大人的复杂,是可以培养和调节。
二、0~6岁幼儿的情绪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通过家长去了解的。首先,初生儿会了解在大人的表情、声调、讲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负能量,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发展,特别是0至6岁的儿童,他们的性格变会得内向,没有安全感,不自信。长大后适应不了社会环境。
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需求的影响。例如说:带幼儿去娘家住的时候,他来到新环境,会感到不安。情绪出现很大的波动。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发烧的时候,特别依赖妈妈。饿了,累了,想睡觉了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情绪。
三、我们应该如何帮孩子培养和调节情绪
如果孩子在情绪调节的萌芽期表现出情绪的波动,家长不去理会。孩子会慢慢养成不良情绪习惯。后面就很难帮孩子改正过来,所以我们越早帮孩子培养和调节情绪越好。
1、家长要重视孩子情绪教养
注重孩子的情绪教育,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用正能量能影响孩子。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正确地去引导他。家长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现在家长的情绪会深深烙印在孩子的未来的情绪里面。
2、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不开心或者生气的时候,这是我们天生的。帮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说:孩子今天把一个心爱的玩具借给同学玩,同学把玩具搞坏,孩子很伤心。
家长可以通过沟通帮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告诉他: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坏了,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以前的玩具也被同学搞坏过,那时候妈妈也很伤心。你现在可以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
3、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告诉我们他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和我们讲的时候。我们要先表示出理解和接纳,然后再帮孩子一起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再差,也会得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关爱的时候,会有安全感,遇到难过的事情也愿意和家长说。
同时让孩子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比如伤心、失望、难过等等,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位作家说过:有些事情一旦被情绪包裹上锁生生锈中,外面的人想进去进不了,里面的人想出来,打不开。
所以我们要越早重视孩子的情绪教育,良好的情绪管理会让孩子有更好的人格和健康的内心。情绪管理要从幼儿开始,改掉孩子一些不良的情绪习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