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正在提高电动汽车的产量,到2022年底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届时,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超越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龙头,而中国是其关键战场。
大众汽车准备明年在中国开设两家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根据大众的计划,这些中国工厂将拥有60万辆汽车的产能。此前,该计划没有被披露,而行动迅速,与电动汽车市场的其他先锋企业相比,大众能够更快地实现工业化生产。
反观特斯拉(Tesla)仍在努力实现在中国上海新建一家工厂,以实现年产50万辆以上汽车的目标,而大众则可以依靠安亭和佛山两家工厂的现有员工生产零排放汽车。
大众推动电气化的规模和速度标志着一个老牌制造商的转变,老牌制造商可以利用现有工厂,从销售燃油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中获得转型资本,以比初创企业更快的速度扩大规模。
分析师马克斯•沃伯顿表示:“事实是,进入汽车市场的门槛仍然很高。”制造汽车是困难的。电气化转型花费巨大,且仍可能是由传统汽车制造商主导。
大众正在利用其庞大的供应商、工厂和工人基础设施,比宝马、雷诺、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动作更大,事实上这些竞争对手都更早地布局可定制的电动汽车行业。
大众汽车并没有逐步调整产量,也没有使用多动力传动系统平台,而是在一种名为MEB的专用电动车架构上押下了巨大赌注,希望能够充分提高规模经济,将电动车价格降至2万欧元(合22,262美元)左右。大众汽车高管对路透社表示,这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商将在2022年前对全球8家工厂进行重组,专门生产电动汽车,并将其电动MEB平台授权给竞争对手,从而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排放汽车制造商。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戴斯上周对路透社表示,特斯拉凭借其Model 3,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对手。但他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生产设施,初创企业很难进入大规模生产。
为了给自己的电气化转变提供资金,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0年将带有内燃机的大众SUV销量从2018年的23%提高到40%。
在德国,为大众的旗舰电动汽车工厂提供能源的发电站,本是为生产燃油车而建造的。现在大众可以借助这一基础设施,到2021年将大众ID电动车的产量提高到33万辆。
大众集团还将通过向奥迪,斯柯达,座椅和保时捷品牌授权电动汽车平台来提高规模经济。
大众汽车表示,到2028年,大众集团将有能力生产22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160万辆可能来自中国工厂。
电气化生产困境
大众的扩张举措,正值投资者开始质疑那些在没有实际利润但采取扩张策略的企业之际,车市人气的低迷,也使几家电动汽车先驱筹资更难。
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表示,它希望在2018年前生产超过50万辆Model 3汽车,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实现。今年,该公司预计将交付36万至40万辆汽车,此目标包括在售的所有车型。
特斯拉的困境打击了对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乐观情绪,这使得由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以及法拉第未来和拜顿等公司支持的中国NI,更难为下一阶段的增长筹措足够资金,以实现资本密集型批量生产和销售。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本月早些时候在推特上表示:“对于那些从事大批量生产的企业,我非常佩服。”“这太难了,但你做了一件人们看重的真正的东西。我向你致敬。”
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开始试生产后,现在希望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达到50万辆的目标。特斯拉也在欧洲寻找一个设厂地址。
大众正在改造德国汉诺威和茨威考两家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并将改造两家中国工——佛山和安亭,前者是大众与其合资伙伴一汽-大众共同运营的工厂,后者是大众与上汽共同运营的工厂。
瑞银汽车分析师Patrick Hummel表示,到2025年,大众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生产商,而特斯拉很可能仍将是一个利基市场。
(资料来源于路透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9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