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个风流人物,写的诗词千古传诵,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苏东坡还是一个养生大家。
苏东坡
苏堤
中医很有研究。苏东坡写了一部《医药杂说》,后人把他和沈括留下的方剂合编在一本书,叫做《苏沈良方》,是一部科学实用的医药典籍,有许多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至今人们仍然在使用。
苏东坡写有很多关于养生的文章,有《养生说》、《问养生》、《续养生论》、《养生偈》等,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思想。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四川自古是山多出神仙,四川也是道教兴盛之地。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都信奉道教,8岁的苏东坡就被送到天庆观拜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读书学习。苏东坡在道观学习了3年,道教对苏东坡的影响非同一般。
成年后的苏东坡和佛教高僧佛印还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游玩、探讨佛法,留下了许多的传说故事。苏东坡对佛教的研究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历史上象苏东坡这样对道教、佛教、儒家都有研究,并取得不凡成就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苏东坡独创一种养生气功,兼以按摩,此功简便易行,对后世儒家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套气功被后人命名为-----苏东坡养生诀。
苏东坡写的一些诗词仅仅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还很不够,用养生的角度解读苏东坡的诗词对养生有很大的帮助。
《於潜僧绿筠轩》写于苏东坡去杭州任通判的路上,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是一首养生诗,写的都是苏东坡研究养生的成果: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廋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这首诗最重要的是最后两句,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两句,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两句不好解释,似乎和前几句不协调。从养生的角度去解释就非常合理,并且是这首诗歌的点睛之笔:如果大家都对吃肉不加节制,世间就没有人能够修炼成仙了。
苏东坡把食素对养生的重要性做了明确的表述,苏东坡认为吃素是养生、修道成仙的必经途径。
苏东坡对食疗养生有很深的研究,研究出药粥来防治疫病,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一道菜-----东坡肉,东坡肉又叫红烧肉。还有一个名人喜欢红烧肉,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毛爷爷,毛爷爷一生生活简朴,唯一称得上奢侈的就是隔一段时间要吃一次红烧肉。这两个历史名人的渊源从一道菜引起,其实也是从养生引起。
红烧肉的养生作用已经被科学证明:中老年人隔一段时间吃一次红烧肉可以预防中风,女生吃红烧肉可以美容,脑力工作者吃红烧肉可以健脑,吃红烧肉还可以预防癌症。东坡肉既好吃又便宜,还有这么多的养生效果,是值得推广的养生食品。
苏东坡为了让人们学会做东坡肉,还写了一首诗来说明怎么做东坡肉。《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也只有苏东坡能写出这么接地气的诗,通俗易懂,读着诗就把红烧肉的做法学会了。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也可以说是一生颠沛流离,苏东坡活了66岁,在宋朝已经算是高寿了,这与苏东坡注重研究养生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9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