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试很可惜啊,很多题目我明明会做,可是我就是出了一点点小错,成绩不理想啊。”很多孩子在成绩没考好的时候总结原因是因为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孩子不用说一定难过,对家长来说,也觉得非常遗憾。因而让孩子去练习做试题,多接受模拟考试,可这并不能防止这种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所造成的疏忽。孩子养成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有的是偶尔出现,而有的是经常如此,已经形成了习惯,要改变一种习惯是不容易的。
其实,对孩子丢三落四的不良现象家长应及早矫正,不要幻想“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而然就好了”。而这种现象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矫正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躁。
那么,家长在帮助孩子矫正时应注意哪些呢?
首先,家长要帮孩子从小树立独立性、责任心和认真态度。家长没有必要做孩子的管家,而要教给孩子方法、提供条件和机会。
其次,孩子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的原因可能是态度马虎,家长在这时候应该引导孩子对别人讲话要引导孩子对别人的讲话要认真听完,不理解或没听清的,应学会有礼貌地再询问一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办事认真,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
第三,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从日常生活中微小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第四,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与孩子争执,甚至处罚孩子。
第五,家长应该从自己的身上和家庭环境上找找原因,对孩子不要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没有规矩、缺乏要求、溺爱纵容,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把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当回事,不要让孩子的这种习惯形成了。
第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孩子一个一个的去实现。通过实现小目标,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成功的习惯。
总之,家长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习惯的客观原因,因为习惯大多都是环境造成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习惯。而在家长帮助的同时,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以积极地反馈,让孩子看到不粗心的好处,从而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图源:网络 栋梁工程国学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