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朋友亲戚聚会时听到不少当了父母的家长,在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家的孩子过于爱玩手机。吃饭的时候要看手机;写作业的时候还是要玩手机;就连睡觉之前还是要抱着手机,一直直到困得撑不住了才善罢甘休,甚至有的孩子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抱着手机。
主要是现在的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实在没有办法避免和消除。信息网络大爆炸的时代,不玩手机反而是被看做落伍的人和标志。通过一个小小的液晶屏,不仅可以快速的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
还可以在新闻时事发生的第一瞬间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但是在有着这些好处的同时,时常玩手机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实力状况。因此,父母们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总是十分的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玩手机,而耽误了真正的事情。
因此,很大一部分家长就总是会克制自己家的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现象,通过把手机没收、规定每次玩的时间和场所、以及用金钱或者是玩具来交换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那么当你家孩子跟你说“想玩手机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不用想肯定大部分的家长就是直接的否定:不行、不可以,我们看看下文这三位爸爸是怎么做的吧,不一样的做法或许会给你启示哦。
第一位爸爸:工地领队,大部分时间待在工地,教育方式一直都是“散养”教育
雯雯今年才升入高中,学习成绩在学校属于中等,平时学习还算努力。因为高中这段时间很重要,雯雯家离学校不是很近,所以就选择在校寄宿。雯雯爸爸怕她在学校有什么需要,就给她配了一部老年机,就为了平时方便雯雯和家里联系。
之后,雯雯读高二的时候,雯雯就和爸爸说班里的同学都换上了智能手机,她也想要一部。当爸爸的心想,孩子既然想要那就买一部也好,就答应了雯雯的请求,但是爸爸有要求那就是不能带到学校去,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玩手机,雯雯也很爽快的答应了爸爸。
不久之后,爸爸就发现雯雯偷把手机带到了学校。周末的时候,雯雯的爸爸就问问问雯雯为什么把手机带到学校去。雯雯说:“我玩手机怎么啦?班上的同学全部都在玩,我也没有上课玩啊,就是晚上的时候玩一会儿。”爸爸听到后也就没说什么,只是劝告雯雯不要太张扬耽误了学习。果不其然,雯雯最终因为沉迷手机,成绩一天不如一天。
事实上,这种散养的教育方式,不是对每一个孩子都有用。只有天生自律而且自控力强的孩子才适合散养,而大部分孩子都很难控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家长们要记得因材施教,不要养成孩子肆无忌惮的习惯。
久而久之,孩子对于家长的劝诫或者是警告就会熟视无睹。这样看上去民主的教育方式,实则是在害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自然变得堕落了。
第二位爸爸:公司高管,做事严谨,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严格,孩子对他的话是“说一不二”
小泽今年在市学校读初三,正是学习十分紧张的时刻。小泽平时只要是写完作业了,总是会玩一会儿手机,爸爸不说什么,因为爸爸在心里就认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总归是要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
但有一次小泽的考试成绩比之前的成绩远远差了一大截,让爸爸十分的不高兴,就是认为是因为小泽总是玩手机的现象导致的。小泽看到爸爸这样也没说什么,他本来就不敢和爸爸反着来。再后来,爸爸收走了小泽的手机,彻底再也不让他碰手机了。后来,小泽有一天很想玩手机,但是被爸爸明确的拒绝了。
尽管被爸爸拒绝了,但是小泽仍然没有生气,因为他已经猜到这样的结果。最后,即使是不再玩手机,小泽的成绩仍然是不温不火,反而跟之前相比越来越差。
事实上,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小泽的爸爸的做法是属于比较极端的一种做法,虽然说应该教育孩子但是不应该选择这样的方式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严格,在表面上孩子是很听话,但是问问孩子真实的内心其实是十分的抗拒和抵触的。很多的家长把孩子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到手机上,是十分不理智的,这样的方式太过极端,是十分不提倡的行为。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这句话肯定是它的道理,但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的话,会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在内心深处已经是开是故意和家长反着来。
第三位爸爸:高中教师,教育方式是寓教于乐,做孩子的陪伴者和倾听者
凯凯今年刚刚进入高三,学业非常的紧张。而凯凯的爸爸正是高三的老师,就提前魏凯凯看好了几所适合他的大学,凯凯十分满意,并且把这些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凯凯除了看书做题之外,在有空的时候,总是愿意找自己的爸爸聊天谈心或者是两个人去做做运动。
有一次,爸爸和凯凯约了打篮球,凯凯却在快走的时候拒绝了爸爸,说同学约他打游戏。爸爸听后就说:“放我鸽子,男子汉一言九鼎。你要是真的约了同学,你打篮球赢了我,下午你就可以玩手机打游戏。”
凯凯被爸爸说的,激起了自己的胜负欲,马上就放下手机和爸爸去打篮球。打完 篮球之后回家的路上,爸爸说:年轻人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外面还有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等着你发现呢,时常待在家玩手机,最后变“肥宅”,出来运动运动浑身舒畅,手机你什么时候玩它都在那又不会长腿跑了。你现在正是紧张的时候,现在忍一忍,你想去的大学正在对你招手呢。开开听了爸爸的话,真的就很少在玩手机了。
结果,可想而知凯凯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再加上平时运动的不少身材也十分挺拔,在大学中收获了大把的“倾慕者”,爸爸妈妈都觉得很骄傲。
凯凯的爸爸的方式可谓是三位爸爸中最明智的做法,不仅真正的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还用开玩笑的方式,让孩子不再因为玩手机耽误学习,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拉私活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此,父母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一定要理智,不要采取极端的方式得不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