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萨斯金德博士以30年的研究成果,向父母们展示了一个挑战常识的事实:孩子未来的优秀程度与一个看似不重要的因素密切相关——父母与孩子说话的总时长、互动性以及语汇的丰富度。祈使句式的交流造就了未来的“穷孩子”,饱含关切、双向互动、语汇丰富的交流造就了未来的“富孩子”。与孩子交流时使用的词汇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财富量。
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一致,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按照一年52周计算,在儿童进入幼儿园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在此基础上,低收入家庭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
儿童出生后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神经连接,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大脑发育、学习能力、情绪管理、乃至性格塑造,都有巨大的影响。
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家长与孩子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增长越快,孩子的智商会越高。
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及孩子约束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孩子的毅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多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这也要求家长的语言必须提供新信息。在和孩子交流时,必须说出孩子没听说过、没想到过的东西,否则谈话信息量等于零。这样的沟通交流是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有些家长找孩子谈话,孩子早就知道家长会说什么、怎么说,甚至连家长的语调都能准确预报,这种沟通交流还有什么意义呢?
父母的语言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心理学研究指出,一次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孩子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则是不太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余文森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所以父母学会用语言夸奖自己的孩子。内向自卑的日本女孩被连续夸奖50天后容貌大变,原来好好说话真的至关重要。
所以父母要以经常给孩子打鸡血为己任。要让孩子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都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充满力量感,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跑车。如果这样,孩子的表现一定会让你惊喜。
孩子天生向善向好,前提是生理和心理营养充足。观察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如出一辙:接纳、关爱、尊重、信任、包容、积极、充满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家庭没有“天花板”,最能让孩子充分发展,帮助他们发挥出潜力,超越父母的局限。
在孩子身体里有一件叫"自我价值"的宝贝。自我价值高的孩子,会为自己匹配更多的好行为,也更愿意不断完善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孩子自我价值的方法是鼓励。可是,我们经常用发脾气、否定、比较、嘲讽、挖苦、打击等方式消耗孩子的自我价值,却逼着他们呈现更多的好行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必定事与愿违。植物也怕挖苦与嘲讽,何况活生生的孩子?阿联酋宜家植物30天被骂死,可见语言到底有多恐怖的能量。
所有的孩子都天然的向善向好,应该会自主地学习和成长,前提是他们内在富足、富有力量。好比三峡大坝,水位蓄积到一定高度才能推动机组发电,水量越大,能推动的机组就越多,电量也越充足。孩子靠什么来蓄水?接纳、关爱、尊重、信任、肯定和鼓励,这些事情做得越多,孩子水位越高,学习的动力越充足。我们很多爸妈,不仅不给孩子蓄水,还用打击、斥责、控制、打骂、挖苦和嘲讽来给孩子放水,然后又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库里没有水,用什么来冲开电闸?自主学习的孩子一定是水量充足的孩子。
很少有父母意识到:你说的话可能是笼罩孩子一生的雾霾,所做的事是孩子一生都无法疗愈的创伤。有些你没有说的话是孩子一生的渴盼,有些你没有做的事是孩子一生的期待。父母的夸奖是中国孩子最缺的奢侈品。
真正自信的父母,总是思考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自卑的父母,总是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来为自己赢得面子。为人父母,不要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其实更是孩子的未来。不要总期待孩子某一天能会成为我们的骄傲,先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先成为孩子的骄傲。家庭教育的唯一捷径是:家长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进而提高孩子的境界,带动孩子一起飞翔!
西方哲人曾说:“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帮助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为了孩子,请提高助力孩子成长的核心竞争力 ——好好锤炼父母的语言!不要随心所欲!不要不加思索!不要脱口而出!这是当今中国家长必须做的功课——修好语言这门学分,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7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