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平均18到20秒就有一例心梗事件发生,而三个发生心梗的患者当中,就会有一人因为心梗而死亡。
所以做好心梗的预防,和了解心梗发生前的信号,是非常有必要的。
医生提醒:睡前常出现4种表现,心梗随时可能发生,莫忽视!
第一种:睡前出现胸痛
心梗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胸痛的情况,一般表现在胸骨的正中间或者是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会出现疼痛,还伴有压迫感,濒死感。
持续时间在5~15分钟或以上,还伴有出汗、恶心的情况。如果持续了十五分钟以上,并且含服硝酸甘油并没有得到缓解,就说是是心梗来了。
第二种:睡前出现心律失常
在发生心梗的患者当中,约有75-95%的患者出现了心率失常的表现,多见于发病前的一到两周之间,并且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伴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所以一旦出现心率失常,还伴有易出现,焦虑等症状的患者,要注意提高警惕,可能是心梗要来。
第三种:睡前胃疼、拉肚子
近期在饮食健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频繁拉肚子、胃疼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就一定要警惕了,可能是心梗造成的心源性胃疼,尽早检查。
第四种:睡前出现其它症状
病人常常会出现全身发热、心跳过快的症状,一般会持续一周以上,并且还伴有面色发白,心悸、皮肤湿冷,出汗、甚至是尿量减少或者是休克的整张。
已经出现其它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突发的呼吸困难、咳嗽、白色泡沫样痰等等表现。
防心梗三个心梗高发期,莫忽视:
一、用力排便时
在出现便秘或者是排便不畅的时候,需要屏住呼吸,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腹压升高,血压就会骤然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就会增加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的情况。
所以中老年人建议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仅有利于胃肠道的健康,还有助于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二、大量吸烟后
吸烟是伤害心脑血管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研究表明,吸烟者患上心脏病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3倍,生活中要远离一手烟及其二手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等都可以导致血管发生痉挛,血液黏度增高、减弱了血中抗氧化成分,促进血管动脉硬化,加速心梗发生、发展。
三、夏天早起后
夏天,医院的心梗患者就也会呈现上升趋势,夏天早晚温差大,早晨气温低,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同样,在清晨,刚刚醒来后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激素浓度上升,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斑块脱落,阻塞了心脏的血管,就会发生心梗。
心梗可以预防,日常做好4事,远离心梗,保平安
1、 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以有效的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体内血脂的平衡,膳食纤维还可以和胆汁相结合,让胆汁不再乳化胆固醇,那么肠道就不容易吸收胆固醇,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所以日常补充膳食纤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多吃一些蔬果,豆类、粗粮等等。
二、补充秋麻酸
秋麻酸属于一种不饱和的脂肪酸,是人体必须的重要元素。当人体长缺乏不饱和脂肪酸时,血管弹性会下降,血管会加速硬化,形成血栓。
各种的血管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甚至诱发脑梗、心梗等突发疾病。
经常补充秋麻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提升血管壁弹性,对高血压、冠心病都有显著的帮助。
由于秋麻酸主要存在少数植物及深海鱼类中,所以中国人普遍摄入不足。大家可以通过食用秋麻籽粉来补充。
一汤匙秋麻籽粉含有3800毫克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当于深海鱼油的10倍,非常适合人们食用。
三、少盐
饮食高盐,过咸,是导致现代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盐分摄入过多对于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
四、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可以预防肥胖,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凶手,特别是在心脑血管方面,尤其是,体重指数(BMI)大于30时,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肥胖者的2至3倍。
坚持运动,有利于血管的弹性,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血液粘稠,进入增加血栓风险。所以,想要血管健康,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