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紫禁城作为中国的一张世界名片,巍峨气派,历史悠久,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地,留下了无数的珍宝,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我们作为后人来讲,除了好好的保存研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个宝贝建筑传承下去,如今故宫经历风风雨雨,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见到了各个朝代的动荡局面,也看到了现在国民安居乐业的盛景。
而它本来的作用已经不再重要,现在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他更多的是研究价值和旅行价值。但是来到故宫的人们都会发现故宫其实有很多地方都是不开放的,这竟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细心一点,大家会发现故宫有一个牌匾上插着一把箭,这对于皇帝来说应该是十分不尊重的行为,但是为什么历经了200年都没有人把它拔下来呢?
其实这个原因就跟清朝的历史和这支箭的源头有关,如果大家看过《鹿鼎记》的话,应该会对一个叫做白莲教的民间组织非常熟悉,在我们的国民神剧《还珠格格》当中,刺了紫薇一刀的爷爷奶奶也是来白莲教的,反清复明是他们的宗旨,因此他们一直都在观察故宫的动态,随时准备刺杀皇帝。
直到嘉庆年间,嘉庆带着文武大臣去打猎,白莲教就准备趁此机会占领紫禁城,没想到故宫是内松外景紧,但是起义军只有仅仅200多人,于是到了宗隆门前就开始寡不敌众,于是便开始胡乱的射箭,有一支箭就正好射在了故宫的匾额上。虽然齐军并没有成功,但是嘉庆却非常生气,因此下令绝对不能拔掉这支箭,为了鞭策故宫的禁军。
因此在这200年的时间里,这支箭就一直插在匾额上,作为历史的见证,既然嘉庆没有拔掉,故宫成为博物院之后,专家们觉得应该尊重历史,我们也不应该拔掉。现在许多游客来到故宫得知了这个典故之后,甚至会专门去到隆宗门看看这只特殊的剑,对于不知道的人,导游也会向他们诉说这段历史。
这也算是故宫的一个特色,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有没有趣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