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小学女教师变多,男教师变少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中小学女教师变多,男教师变少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孩子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不仅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教育产生影响,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提及中小学教师,我们很容易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男教师变少了,而女教师变多,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为何会这么说?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被学生看在眼里,是学生模仿的榜样,特别是小学生,时刻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还会进行模仿,而男教师和女教师的行为举止是不一样的,男教师性格偏向于坚强、做事果断,女教师则是较为柔弱,小心翼翼,有时候还会出现优柔寡断的情况,如果学生长期接触的都是女班主任,那么这种女性化的性格就会深深印在学生们的心里,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中小学教师出现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多种因素存在,中小学薪资待遇并不高,难以满足男教师养家糊口的基本目标,在一些地区,可能工作几十年也未能完成这个基本目标,那还不如打工去,这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但确实如此,男教师相比于女教师,需要思考的事情更多,在这个时代,工资是基本的硬性条件。

提及中小学男教师,特别想说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在农村里面工作,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可能在一些村民的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尊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有些农村教师也不太顾及自己的形象,说了不少的粗话,更加让人瞧不起了,试问,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一代的男教师还愿意回农村教书吗?当然,城市里面的中小学男教师相对好些,但男女教师的比例依旧很夸张。

中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问题是值得重视的,男教师拥有阳刚之气,在中小学生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时,更能让中小学生感受到困难和挫折不算什么,当然,不排除有些女教师是女汉子,处事风格颇有男生风范,但这样的女汉子并不多,从大范围来看,是比较少的,所以还是需要男教师来弥补这一块的教育,虽然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效果甚微。

我觉得还有一件事情想说一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会对教师的偏见越来越大,这个起源无法考证,也不知从何说起,就像一股自然吹来的风,一下子就来了,可惜的是,这股风带来的是“燥气”。如“教师工资高、假期多、工作轻松”等言论,偏见的成分过多,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这个问题。

每年都有不少的师范生毕业,但从事教师这份工作的又有多少呢,在细分下去,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男教师又有多少,相信一些家长也能从孩子就读的中小学看出一些端倪,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小学男教师对于启发孩子思维有着一些优势,比如说在数学课上面,女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将某道数学题的解答步骤详细地告诉学生,而男教师则是粗糙的讲解,之后把问题丢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

也许这样看来,男教师不如女教师,可是,男教师很容易推动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孩子形成爱思考,有自己解答问题的思维模式,不懂再问老师,单纯的教很难让孩子将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学、思、做,得到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学到了知识。总而言之,中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10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