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一个不为人知的盛世,诞生一举国认同的霸气名字,邻居都想用

中国一个不为人知的盛世,诞生一举国认同的霸气名字,邻居都想用

万事皆有轮回,历史也不能脱俗,每朝每代的历史都在周而复始的经历兴起、发展、高潮、衰落、灭亡,这也是自然规律,通常我们能够从王朝的衰落借鉴到前人遭到失败的原因,以便对下一次兴起做出适宜的调整,将好的经验继续发扬光大,将教训总结出来避免再犯。

这通常是下一次轮回能够达到兴盛的原因,秦朝、汉代、唐宋等等伟大的朝代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那么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设以前,打下的基础变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就要说到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群星璀璨,基本上中华文化的精髓都在这次思想爆炸的时代中迸发而出,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用自己的智慧给中华民族能绵延不息提供了思想基础。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的周朝。

虽然周朝尚还属于奴隶制社会,但其实已经有了封建社会的雏形,正在逐步的向封建社会转型,而天下一统又是周朝纷争的一个趋势,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经济等发展逐渐积累的结果,也是为秦朝统一六国做铺垫的时期。

其实后世无论秦汉还是唐宋,立法、制度、统治思想均最初来源于周朝,然后这些朝代将原有的一套现成法则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进,铸成了中国特有的一套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周朝时期中国哲学界异花齐放,素有“百家争鸣”的美誉,这说明那时候人们思想之深刻、之自由!

百家思想被日后的统治者选择性的借鉴,秦国是以法家思想崛起,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用的主要也是法家思想,但是时局稳定之时还用法家思想,未免显得过于严苛,但无前车之鉴,秦国二世而亡也是必然。

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成为中国世代分久必合的主要思想旋律,至今中国人都相信儒家的那套礼仪,而无论法家、儒家、道家还是墨家均在周朝成型,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统一社会的建设和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忠孝仁义”这是儒家之精髓,而儒家的创始者来自鲁国,为何作为鲁国人的孔子能够产生如此了解治国或处世的哲学呢?

这就要说起鲁国这块封地,鲁国在周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因怕殷商后人再次反叛,周公将殷商遗民分成几部分分别归宋国、卫国、鲁国管理,周朝因此得以太平。

宋、卫、鲁的诸侯其实都要么是殷商贵族后代,要么就是周武王兄弟或后人,也就是最早最正统的封地,孔子一直以鲁国的尊贵为傲,而“君臣父子”则是周朝尊重的秩序,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如后世遵从的立嫡长为王的传统,就从西周宗法制度而来,极大的避免了继承纷争所带来的威胁。

西周的第一个盛世无疑是中国盛世的一个优秀典型,“成康之治”好像没几个人知晓,但其却是中国万世之宗,它不仅从宗法礼教上是文化源头,中国的版图也是在“成康之治”时初步成型,甚至中国之所以被叫做“中国”,也得益于成康时期,因武王以洛阳为中心,并叫其“中国”,到了成康时期“中国”就用来泛指周朝天下。

“成康之治”最要感激的是周公旦,他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维护周天子统治,后还政于成王,做到了“忠孝仁义”,“周公礼乐”是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西周的分封制在成康时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这个黄金时代的发展。

周朝成康时期不断扩张壮大,成王后期国泰民安,成王的儿子康王姬钊在召公、毕公的辅佐之下延续前几位统治者的成绩,让社会繁荣昌盛,被人赞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成康之治是周朝的唯一盛世,也是中国第一个盛世。

“成康之治”所造就出来的中国不仅让中国自己受益匪浅,甚至还影响了整个东亚甚至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古代日本,朝鲜一直以我国的文化为正统,并对其高度赞扬,并将中华文明的精髓也引荐到自己的国家,然而虽然这些国家也曾想称自己为“中国”,但一直只是模仿,中国人思想的原创性绝不会被模仿超越,而中国是唯一的中国。

【参考资料:《史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4605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