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北大教授直言:放纵孩子这3“点”,无论智商多高,一般都没出息

北大教授直言:放纵孩子这3“点”,无论智商多高,一般都没出息

对于孩子的教育,尺度的把握成为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管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怕限制孩子的自我发展,导致形成家里“一言堂”;对孩子管教放松,又怕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再加上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那么管教的方式相应的也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有3点不可“放纵”的行为习惯,在北大教授看来,如果在这3点没有加以及时的引导、教育,无论孩子的智商有多高,长大后大多都没有出息。

1、言行不一致

常常可以听到孩子对母亲许诺:“我再也不xxx了!”这句话似乎成为孩子犯错之后的“万能语句”,但是虽然嘴上说着要改,但是实际行动中,大部分还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言行不一致”的问题似乎成为大部分孩子的共同点。不光在犯错之后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在平时下保证“一定好好学习”等问题上,大多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意识到,话说出背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对于言行不一致的情况,父母要及时加以管教,而不是每次都让孩子“蒙混过关”,久而久之,缺乏责任意识以及责任担当的结果,只会对未来的路产生更深的负面影响。

2、习惯找借口

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完成一件事时,下意识的反应是会找出很多理由或者接口,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惶恐的内心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无法保持镇定,想要找出问题的关键,再解决问题只会难上加难。除了家长平时对于结果的过于看重之外,还是因为没有在孩子犯错时进行引导,导致孩子一出现问题就开始下意识的找借口。将失败看得过重,不仅影响事情的正向运转,还会导致孩子的畏难心理一再加大,等到踏入社会后,面对多重复杂的问题,只会感到更加棘手。

3、没有付出观念

常常可以从新闻上看到关于“神童”“天才”事迹的讨论,不难看出,这类少年天才们虽然天赋卓越,但是能够在最后取得成功,还是凭借超越常人的热爱与努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才能走到最后。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没有得到回报,是因为天资不够,是因为运气不够,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却从来不从自身努力与否来寻找原因。父母需要及时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样的认知才能让孩子在未来有着更正确的价值观,更加坚定的走向成功。

在北大教授看来,在以上这3个方面,父母绝不能轻易放纵,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加顺利的走向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42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